很多朋友在买重疾险的时候,会很纠结:
·如果买不带身故的重疾险,万一没发生大病,就身故了,只能拿回很少的现金价值,那累计交的几十年的钱岂不是白交了?·如果买带身故的重疾险,保费会贵很多,身故直接赔付保额,但万一先发生重疾,没治好后才不幸身故,那么保险公司在赔付重疾保额后,身故是不赔付的,这一点也是有点坑。其实,预算充足,加身故是完全没问题的;如果预算不多,又想要身故保障,远虑君更建议大家选择不加身故的重疾险,再搭配定期寿险。
至于具体如何选择,大家根据自己的偏好来定就好了,今天主要谈一谈重疾险是否有必要带身故责任。
一、重疾险带不带身故有什么区别在商业保险中,重疾和身故是两项保障责任。保障重疾的,有重疾险、防癌险等;保障身故的,有意外险、寿险等。其实,很多重疾险产品也附加了身故保障,与不带身故责任的重疾险,有什么不同呢?
1.赔付范围不同
从字面上理解,不带身故责任的重疾险,只有罹患合同约定的疾病才能够赔付,如果因为其他原因导致身故,是不赔付的。
带身故责任的重疾险,无论是罹患合同约定的疾病还是身故,都能够得到赔付;另外,保障终身的、带有身故责任的重疾险,是百分之百能够获得保额的赔付。
2.保费不同
显然,带身故责任的重疾险,风险发生率比纯重疾险要高很多,故保费也更贵。
(点击图片可放大查看)
如上图,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
带身故:「康乐一生」,保终身,50万保额,30岁男,交30年,一年保费元;不带身故:「健康保2.0」,保到70岁,50万保额,30岁男,交30年,一年保费元。所以,带身故的重疾险确实贵了不少,比较适合预算充足的。但是无论预算充足与否,远虑君的建议是都应该搭配一份定期寿险。
前文讲过,即使是保终身的带身故的重疾险,如果在先重疾后身故的情况下,是只赔付重疾保额用于治病。但是,如果你另外再投保了一份定寿,理赔款可以偿还房贷车贷,弥补家庭收入损失、子女教育、赡养老人等费用。
我们还是以上图为例:
消费型重疾险+定期寿险:「健康保2.0」+「大麦定寿」,两款产品均保额50万,交30年,保到70岁,30男性一年交元。这个方案只适合预算不足的人群,覆盖70岁前的风险是完全够用的。
终身型重疾险+定期寿险:身故赔付保费「健康保2.0」+「大麦定寿」,均是50万保额,交30年,30岁男性一年交元。这个方案适合预算充足的人群,与单独带身故的重疾险的价格不相上下。
带身故的重疾险:重疾单次赔付的「康乐一生」或者重疾多次赔付的「嘉多保」,保障责任更多,价格也相应贵一些,适合预算充足的人群,无论是身故还是重疾,都会赔付基本保额,不过是二选一赔付。
3.现金价值不同
现金价值就是退保时能够退回的金额。
以消费型重疾险-保到70岁为例,30岁男性,50万保额,交30年保到70岁。可以看出,现金价值在前期非常低,随着年龄和缴费年限的增加,现价也会逐渐增加,在60岁到达最高点,后期会逐渐减少,到70岁时,现金价值归零。
我们再以含身故责任的保终身的重疾险为例,完美人生守护,30岁男性,50万保额,交30年,保终身。可以看到,储蓄型重疾险的现金价值是持续上涨的,最后趋近保额。
也就是说,从理论上看,如果选择70岁退保:
保到70岁的消费型-昆仑健康保2.0,现金价值0元;保终身的储蓄型-完美人生守护,现金价值元。二、买重疾险要不要带身故责任再次明确下远虑君的观点:无论你是购买了带身故的重疾险,还是纯消费型重疾险,都建议另外单独配置一份定期寿险。原因如下:
1.含身故保障的重疾险,重疾与身故二者只赔其一
也就是说,你买50万的保额,得了重疾,保险公司赔付50万,那合同就终止了,以后身故了保险公司也不会再赔付。
从保障需求的角度讲,重疾险是保障自己患重疾后的医疗费用以及患病期间不能工作补充家庭收入损失的;寿险是为以防自己在壮年身故,为家庭提供经济来源保障的;也就是说患重疾后,我们仍需要身故保障,特别是对于整个家庭的顶梁柱而言,寿险尤为重要。
2.含身故保障的重疾险偏贵,一般工薪家庭买不起
远虑君一直认为,给一家人都配置适当保障的商业保险,对多数普通家庭来说都是挺难的一件事,需要我们精打细算。
根据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年收入仅为元,若看中位数则只有元,所以一个全员工作的三口之家的可支配的年收入应该在8万元左右。按照“双十”原则,预算在元左右,显然是不够的。
3.从收益角度讲,买带身故的重疾险也并不划算
带身故的终身重疾险一定能获得保额赔付,更通俗一点的讲,能返本。
关于返本好不好,远虑君在返还型重疾险,只是看起来很美一文有详细讲解,感兴趣的朋友可点击查看。
我们以「超级玛丽旗舰版plus」为例,男性的保费差为元。
现在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是70多岁,我们假设几十年后的平均寿命是80岁;假设将多交的保费元拿去投资,在80岁身故时得到50万,那么内部收益率是4.58%。
同理,如果在80岁时获得23.5万,内部收益率为2.52%;28万,内部收益率为3%。
也就是,当你选择不含身故的终身重疾险,多余的保费以3%的收益率去投资,80岁将获得28万;而此时这份保单的现金价值为26.7万,总共为54.7万,理论上,要比含身故责任重疾险赔付的保额要多点。
三、含身故保障重疾险一定不值得买吗这一点仁者见仁,还是要根据自身偏好来。很多预算充足,但没有强制储蓄习惯的朋友,是可以考虑附加身故保障的,相当于强制让自己储蓄,身故赔保额会更安心点。
我们知道,理赔率占到95%以上的25种法定重疾,只有3种疾病是确诊即赔的。至于其他病种,都需要患者在发病90天或天后,保持某种状态或经历特定手术才能获赔。
比较典型的例子,是脑中风后遗症和急性心肌梗塞。很多患者病情紧急,没有坚持到约定天数就身故了,即使再严重的疾病,如果依照条款也无法进行理赔。
这种情况下,含身故的重疾险,由于有身故保障,至少还能获得保额赔付,这样的理赔结果无疑更让人接受,否则还真有一种想法:交了这么多年重疾险,关键时刻居然不赔!
所以,自己买重疾险前可以设想一下,如果将来真的发生上述情况,消费型重疾险不能获得赔付,是否能接受?如果不能接受,那含身故保障重疾险还是值得考虑。
但也要知道,含身故保障重疾险之所以赔付,是因为买保险时额外支付了对应的保费,而这笔保费已证明并不更划算。再者,我们买不含身故重疾险,是还要单独配置定期寿险的,如果在定期寿险保障时间内,上述情况身故,我们也能获得寿险保额赔付的。
只能说,特定情况,含身故保障的重疾险理赔体验会更好一点。
远虑君说总的来说,远虑君倾向于不含身故的重疾险,再另外搭配一份定期寿险。
但到底该选择哪一种,你们还是应该先了解自身需求,再去熟悉各类型产品的利弊再做决定。还是那句话,保险没有好与不好,只有适不适合自己的。
计划买保险的朋友要了解的专业服务
有保险的家庭要选择使用的贴心服务
“童管家”四大服务项目(上)
“童管家”四大服务项目(下)
等待期内被查出病来该怎么办?最近,保呗儿在后台接到一条咨询,说两个月前,我刚刚购买了一款等待期是90天的重疾险。
但是现在被查出来有乳腺癌了,我是要等待期过了才可以去申请理赔吗?
看到这里,很多网友应该也会有同样的疑问,等待期内被查出来有病,应该怎么办?购买的保险可以理赔吗?
今天保呗儿就来给大家讲一下,等待期内被查出来有病,究竟对我们所购买的保险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1.什么是等待期?等待期又称为观察期或者免责期,顾名思义,就是在这一段时间内,发生了保险合同里面所规定的保险事故,保险公司是不会承担理赔责任的。
设立等待期的意义就在于防止客户的逆选择。
逆选择:指有些人在自己身体状况不好或是已经发生保险事故的情况下,再去投保相关保险,从而获取保险赔偿金的行为,即骗保。
下面我们来具体看一下每个险种的等待期设立情况(仅列每个险种的某款产品)
既然是为了防止客户的逆选择,意外是人类无法预料的事故,所以因意外因素所导致的保险事故是不受等待期所限制的。
意外:保险法中的意外是指受外来的、突发的、非本意的、非疾病的使身体受到伤害的客观事件。
等待期只对首年投保或者保单复效有限制,对于一些非首年投保的长险和医疗险(保证续保)是没有限制的。
平安e生保(保证续保版)条款
对于可保证续保的医疗险,在上一保证续保期间届满后宽限期(60日)内还未续保产品的,再投保时需要重新经历等待期。
不同产品的宽限期可能不相同,具体产品,具体分析。
2.重疾险等待期内有哪几种不同的条款出现?重疾险的等待期条款在4个险种里面最为复杂,保险责任一般都会包括重疾、中症和轻症三个方面的保障。
下面我们就来重点讲一下重疾险的几种等待期条款~
一、返还保费,保险合同终止
(某重疾险条款1)
在等待期内,若首次被确诊患有保险条款上所约定的任意一种或多种重大疾病,保险合同会立刻终止,保险公司将之前所交保费返还给投保人。
这种类型条款可以说对被保人的影响是最大的,不仅现在患有的病没有获得理赔,还会因为有这一次拒赔的记录而加大了后期再次投保的难度。
二、附加合同终止,退还附加险保费,主险保障继续保留
(某重疾险条款2)
等待期内,如果首次被确诊患上了附加合同所约定的轻症疾病,保险公司将会返还附加合同保费给投保人。
该附加合同同时也会立刻终止,但不影响主险合同的效力。
三、该种X症疾病保障终止,其他X症疾病保障继续保留
(某重疾险条款3)
若在等待期内被确诊患有保险合同里面约定的某种中症,保险公司不承担且以后都不承担这种中症的理赔责任。
但等待期过后,如果患上了其他种类的中症,保险公司还是会承担理赔责任的。
四、返还保费,其他X症疾病保障继续保留
(某重疾险条款4)
在等待期内确诊了某种轻症,返还保费给投保人,这种轻症的保障终止,其他种类的轻症保障继续保留。
直白点说就是,既可以返还保费,后续的保障又能够保留。
所以,保呗儿认为这一类条款对于客户来说是最有利的,
现金价值为0即合同的退保金额为0,退保没有任何的意义。
3.等待期内是否应该去体检呢?看到这里,有一些网友可能会存在一个误区,是不是即使身体很不舒服,无论如何都在等待期过了才能去做体检呢?
保呗儿认为,保险的本质就是保障我们的健康。
如果真的遇到了身体有不舒服的地方,医院做个检查,不要因为一份保险而耽误了疾病的最佳治疗时机。
如果单纯只是一些常规的检查,保呗儿建议还是在等待期过后再去体检,万一真的查出来有什么病了,对所购买的保险可能会有一定的影响。
如果一个人在投保前是健康的,等待期内发生疾病的概率是微乎其微的。
所以我们在选择产品时,没有必要过多地白癜风治疗哪家医院好白癜风治疗哪家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