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当下正在杭州召开的第三届重症心脏全国年会的我的课件。
大会给我的题目是《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最佳液体复苏方案?》,很显然,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尤其是大失血,是不能按照既往的EGDT机械地以晶体液复苏,否则液体正平衡带来的组织水肿以及其他副作用(ARDS以及AKI等)的后果是十分可怕的。
好在年欧洲出台了创伤后失血与凝血病的治疗指南(Rossaintetal.CriticalCare.,20:),应该是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清晰的汇总与推荐。顺着这个思路,其实能够很清晰的看出,感染性休克倡导的液体复苏策略,尤其是EGDT,是与创伤复苏的大体原则是不同的——当代创伤性休克液体复苏的策略是损伤控制性复苏(Damagecontrolresuscitation,DCR),其主要目的是避免死亡三角(凝血功能障碍、酸中毒、低体温)的出现,因此允许性低血压、血液成分以及血容量的恢复才是关键,如果DCR也要有目标的话,就不是优化血流动力学的目标,而是凝血指标的达标——Goal-directedcorrectionofcoagulopathy!
老实讲,如果反过来,将创伤的复苏理念转移到感染性休克,结果会是怎样?
这真的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向!
以上,就是我对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最佳液体复苏方案的理解!
以下是课件,请参考。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欢迎转载及反馈交流!
个人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