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犯胃最易被胃炎缠上,这一方确有好疗效

东方医药传承平台

明明白白学中医

小编导读

胃炎是胃黏膜炎症的统称,为常见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胃炎常见的为单纯性和糜烂性两种。前者表现为上腹不适、疼痛、厌食和恶心、呕吐;后者以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有呕血和黑便。慢性胃炎通常又可分为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和肥厚性胃炎。慢性胃炎病程迁延,大多无明显症状和体征,一般仅见饭后饱胀、泛酸、嗳气、无规律性腹痛等消化不良症状。现代人有胃炎的很多,其中,湿热是元凶之一。对付脾胃湿热,一副常用方药可能很有用

中医学认为,胃炎多由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或情志不遂,肝气郁结,肝气犯胃;或劳逸失常,或湿热犯胃,或湿困脾胃,脾失健运,胃脘失和;或久病体虚,中气不足,胃失所养,从而引发胃痛、呕恶、嘈杂等种种症状。

湿热犯胃或湿困脾胃型的患者胃脘疼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或胃脘痞闷、嘈杂难受、稍食即胀,口淡无味、渴而少饮、身重乏力、困倦懒动、肠鸣辘辘、大便稀薄、舌苔黄腻或白厚、脉滑数或濡细。

曾治杨某,男,26岁,农民。年7月17日就诊。

患者上午到镇上赶集,中午饥渴难耐,邀了几个好友去饭店要了几个凉菜、一捆冰镇啤酒搓了一顿。回家后即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急来我处就诊。

现症:身热,胸脘憋胀,腹痛难耐,恶心呕吐,呕吐酸苦物,查体:体温38℃,腹部叩诊呈鼓音,全腹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素常体格健壮,嗜烟酒。

为急性胃炎,乃素体湿热,蕴结胃腑,突遇冷物刺激,胃失和降,气机不利之故。拟以清热利湿、和中止痛、降逆止呕法调治:

薏苡仁30克,滑石(布包)30克,杏仁10克,白蔻仁10克,半夏10克,厚朴12克,淡竹叶10克,藿香12克,元胡10克,白芍10克,代赭石(布包)30克,甘草6克。水煎服,日1剂,共2剂。针足三里(双)、天枢(双)、上巨虚(双)、中脘各一次,平补平泻。

7月18日复诊:服药后诸症已除,唯舌红苔黄腻不减。说明急性胃炎已愈,湿热体质如故。嘱其戒烟酒,常服薏苡仁以调整湿热体质。又治胡某,男,42师。就

诊日期:年6月5

又治胡某,男,42岁,教师。就诊日期:年6月5日。

素常胃脘胀闷嘈杂,反酸,偶有呕恶,食欲不振,曾做胃镜确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也曾多次求医,服用中西药品,有的取效一时,有的全然无效,时发时止已两年有余,近日病情加重,特来求治。

现症:胃脘胀闷嘈杂,呕吐酸水,口中黏腻,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头身困重,肢体酸懒,大便黏腻不成形,胃脘部按之疼痛,舌苔白腻,脉滑。

湿热内蕴,影响气机,胃失和降之象昭然。治以清热利湿,和胃止痛,降逆止呕:薏苡仁30克,杏仁10克,白蔻仁10克,川厚朴12克,半夏10克,白通草6克,白芍10克,海螵蛸15克,吴茱萸10克,大黄3克,甘草6克。姜枣为引,水煎服,日1剂,5剂。

6月12日复诊:服药后除恶心呕吐,大便黏腻感略减外,余症如故,舌脉从前。患者对治疗已丧失信心,不愿继续服中药,要求开点西药以图暂安。我告诫患者,湿热之邪,胶滞难除,宜从缓图治,不可操之过急。遂照原方再予5剂。

6月17日再诊:患者面有喜色,说服药后诸症大减,神清气爽,食欲增强,要求多开几剂以图除根,舌苔白,脉缓滑。药已切中病机,遂一字不动,照抄原方,10剂。患者服药后,胃脘通顺,神清体健。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按:杨姓患者属急性胃炎,患者年轻体健,嗜好烟酒,素蕴湿热,弥漫三焦,突遇寒凉饮食刺激,冷热相争,阻碍气机,胃失和降,故身体发热,腹胀腹痛,恶心呕吐。胡姓患者属慢性胃炎,湿热内蕴,充斥三焦故头身困重,肢体酸懒;熏蒸胃脘,气机不利则食欲不振,胃脘部按之疼痛,胀闷嘈杂,恶心呕吐;胃失和降则呕吐酸水;湿热伤及肠道,传导失司故大便黏滞不成形;口中黏腻,舌苔白腻,脉滑皆湿热内蕴之象。二者都有湿热弥漫,三焦失于宣降的病机,应用三仁汤化裁皆取得了理想的疗效。

中医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和脊梁。中医是最实用的中国传统文化,最深入人心的传统文化,也是最高层次的哲学。中医符合规律,是“道”,因此真正的上等的中医因为学习中医掌握了最高层次的规律即“道”,就具备了治国的能力。中等层次的中医,虽然没有悟出最高层次的“道”,因为掌握了中等层次的“道”,因此能够拯救一个人的灵魂。学习中医可以获得智慧。作为文化和道德基础来学习是很好的事。学习中医要先读《道德经》,再来读经典。为什么说《黄帝内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等中医的经典?因为它每读一次就有新感悟。永远读,永远有新的感悟,所以称为经典。学习中医可以使人的品德获得提升,思维也可以得到很好的训练,还可以使人获得更高的智慧。中医与儒释道共同构成中国的核心文化内涵,对道的追寻令它们异曲同工。无论皇家正统学说还是民间的世俗文化都与天人合一·阴阳五行之道密不可分,并彻底融入世俗生活,且雅俗共赏,可以说人人皆可学习中医。从古到今,大凡文人骚客都略懂歧黄之术,民间草民也会些调节的偏方,至于武林人士和道家人物,十之八九都懂些医术。学习其他技术很容易过时,如计算机或互联网技术,据业内人士说,一周不看书学习就落伍,一辈子十分落后。中医技术永不落后,只要我们还没有进化到不是人,中医就不会过时,就有效。因此,中医不存在技术过时的问题,只要人们还重视健康,只要人们还重视生命,中医药就有它永恒的价值。在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太快、工作压力大、不符合养生之道、吃西医、环境和食物污染严重,造成现代人免疫功能差,甚至腺样体鼻窦炎也成了孩子的普遍性。如果没有生命健康,赚再多的钱或做再大的官又有多大意义呢?如果通过学习中医,平时能够把自己和家人的身体保养好,在来帮助救治亲戚朋友,这些就足够了,当然也可以选择喜欢的职业,因为身体是一切的基础。当然也能行医救人,则是最好的选择。正如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说的:“习医,上可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悬壶济世是人生最高价值的体现之一。在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太快、工作压力大、不符合养生之道、吃西医、环境和食物污染严重,造成现代人免疫功能差,甚至腺样体鼻窦炎也成了孩子的普遍性。如果没有生命健康,赚再多的钱或做再大的官又有多大意义呢?如果通过学习中医,平时能够把自己和家人的身体保养好,在来帮助救治亲戚朋友,这些就足够了,当然也可以选择喜欢的职业,因为身体是一切的基础。当然也能行医救人,则是最好的选择。正如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说的:“习医,上可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悬壶济世是人生最高价值的体现之一。在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太快、工作压力大、不符合养生之道、吃西医、环境和食物污染严重,造成现代人免疫功能差,甚至腺样体鼻窦炎也成了孩子的普遍性。如果没有生命健康,赚再多的钱或做再大的官又有多大意义呢?如果通过学习中医,平时能够把自己和家人的身体保养好,在来帮助救治亲戚朋友,这些就足够了,当然也可以选择喜欢的职业,因为身体是一切的基础。当然也能行医救人,则是最好的选择。正如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说的:“习医,上可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悬壶济世是人生最高价值的体现之一。俗语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中医注重养生,注重调理,更求其本。健康是一种自然状态,拥有时不觉得珍贵,失去时才后悔莫及。健康是值得我们时时刻刻用心去维护的良好身心状态。没有生命健康,如何的成功,其意义都会大打折扣。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内容选自《十年一剑三仁汤——“天下最多湿热病”治验录》(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杨承岐著),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

师承、专长政策查询

没时间解释了,快长按左边







































中科医院专家微信
北京中科白癜风爱心公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xweiyana.com/myfz/182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