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07日下午,尚水天成幼儿园胡医生对全体教职工进行了传染病知识培训,就常见传染病的发病原因、主要症状、预防措施、规范诊疗、监测报告等知识进行了专题培训,培训内容科学全面,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有效地提高了全体教职工传染病认知及预防的专业水平,增强了规范处置能力。
预防传染病01手足口病01什么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多发生于5岁以内的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
02传播途径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无症状带毒者为该病流行的主要传染源。主要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的,病毒也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疱疹液、唾液、排泄物污染的手、毛巾、餐饮具、玩具等,通过日常接触传播,亦可经口传播。
03临床表现潜伏期一般为2-7天,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突然发病。手、足、臀部及口腔出现疱疹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例伴随发热。疱疹最初为米粒大小的红疹,很快在红疹的顶部形成小水疱。
04预防措施1、保持良好个人卫生。
2、开窗通风,防止病毒一直在室内传播。
3、少带孩子去人口密集场所,外出戴口罩。
4、接种EV71疫苗,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护孩子,防止重症手足口的发生。
05治疗及护理手足口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目前尚无特效抗肠道病毒的药物,大多数情况下5-7天可以自愈。
发热护理:一般来说,超过38.5°,就需要服用退烧药。
口腔护理:口腔内疱疹会使孩子疼痛难忍,所以在饮食上,尽量喂食烹饪软烂或流质、半流质的食物。且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过热、过咸、过酸等刺激性较强的食物,以免刺激伤口。
02疱疹性咽峡炎01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颊炎。
02传播途径疱疹性咽峡炎患者和隐性感染者都是该病的传染源,其中流行期轻症和隐性感染者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感染者咽部排毒时间为1~2周,粪便通常可持续排毒4~8周。人与人之间可通过接触患者的口鼻分泌物、疱疹性咽峡炎患者的腔疱疹液、手足口病患者的皮疹疱疹液、或者被患者疱疹液、口鼻分泌物或粪便污染的手和物品等传播。
03临床表现1、急性发热:热度多为中低等发热,少数病例为高热。
2、咽痛:咽痛明显,吞咽疼痛,严重者可出现影响吞咽、厌食、咳嗽、呕吐等症状。
3、咽峡部疱疹:为该病的典型症状,起病时患儿咽部,口腔咽峡部即扁桃。
04预防措施1、避免带孩子去卫生条件比较差的场所,比如说,菜市场、马路等等人比较多,而且环境又比较差,空气比较混浊的地方。
2、如果有遇到其他小孩有感冒发烧等疾病,要做好一定的隔离措施,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3、大人跟小孩接触的过程中,要给孩子保留一定的健康空间,避免过于亲密的接触,比如在呼吸道、消化道等方面,要做好一定的保护措施。
4、勤洗手,注意进食卫生,不嚼食喂孩子,在室内多开窗户,让空气流通,适当的时候让孩子参与户外健康活动。
5、如果孩子出现了一些类似感冒发烧等感染方面的情况,医院去就诊(医院,可以的话,大人和孩子都应该带上口罩),如果病情比较轻,还没到达住院的标准,可以在家里进行观察,观察的过程中,如果病情有加重,医院就诊。
05治疗及护理由于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是可以自愈的,对症用药缓解症状就可以了。不需要服用抗生素治疗,也不需要用任何抗病毒药物。
1、退烧:刚起病的时候一般只有发烧,可以给孩子服用布洛芬退烧。
2、补液和进食:发烧会使水分流失,所以要鼓励孩子多喝水来补充液体,预防脱水。由于孩子咽部的水疱破溃之后有明显的咽部疼痛,烫的、酸性的、辛辣的、硬的食物都会加剧痛感。所以建议给孩子准备低温的液体或流质食物,可以减轻疼痛,比如冷藏过的牛奶、凉的稀饭等。
03水痘01什么是水痘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性极强的儿童期出疹性疾病。本病以冬春季发病为主。
02传播途径患者为主要传染源。可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及空气传播。
03临床表现分批出现红色斑疹或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清亮、圆形、露珠状小水疱,周围有红晕,经24小时,水痘内容物变浑浊,水泡易破溃,疱疹持续3-4天后开始干缩、结痂;皮疹分布呈向心性,开始为躯干,以后至面部、头皮,四肢远端较少,瘙痒感重;黏膜皮疹可出现在口腔、结膜、生殖器处,易破溃形成浅溃疡。
04预防措施1、接触水痘前预防:可进行水痘灭毒疫苗接种,分2次进行,每次间隔3个月。
2、接触水痘后预防:
(1)易感儿童接触病人后,应观察3周。
(2)水痘病人自出疹开始至全部水痘疱疹结痂期间,需进行隔离。
(3)对病人的毛巾、被褥、玩具、餐具可用煮沸或日晒等方法进行消毒。
(4)保持室内开窗通风,尽可能让阳光直射;注意个人卫生,成人、孩子都应勤洗手,避免与急性期水痘病人接触。
(5)加强锻炼,多做户外运动。均衡营养。尽量避免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场所,也不要带孩子去患病儿童家串门。
05治疗及护理1、水痘多为自限性疾病,10天左右自愈。水痘的治疗主要是预防继发感染和加强护理。
2、发热期应卧床休息,给以易消化的饮食和充足的水分。热度较高者可给予退热剂。
3、对患者需隔离至全部皮疹干燥结痂为止,患者的病室、衣被和用具,可采用紫外线照射、通风、曝晒和煮沸等措施进行消毒。期间要注意病人的皮肤清洁,避免手抓疱疹,避免细菌污染水痘破损处,防止继发感染。
04流行性腮腺炎01什么是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02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患病孩子的唾液飞沫、或腮腺炎病毒直接进入腮腺口侵犯腮腺等相互传染,少数也有通过病毒污染的用具而间接传染。
03临床表现潜伏期多为14-21天,表现为一侧或者两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肿大,肿大的表面会发热会痛;张嘴或者咀嚼食物时肿大的部位会感觉疼痛;发烧、头痛、身体困倦、食欲不振。
04预防措施1、接种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最经济、最便捷、最有效的方法。18-24月龄的儿童可以免费接种一剂含腮腺炎成分疫苗(麻腮风疫苗)。
2、早期发现患者,早期进行隔离,隔离期应从起病到腮肿完全消退为止,约三周左右。避免将疾病传染给没有免疫力的人群。
3、保持双手清洁,双手被呼吸系统分泌物弄污后(如打喷嚏后)要立即洗手。
4、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掩着口鼻,并妥善清理口鼻排出的分泌物。
05治疗及护理流行性腮腺炎的病原是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目前并无特效抗病毒治疗药物,治疗原则主要是对症和支持治疗。
1、腮腺是人体最大的唾液腺,当腮腺发生炎症时,凡刺激唾液分泌的食物会加重腮腺肿胀及疼痛,同时,张口、咀嚼硬的食物会牵拉面部肌肉,也可引起腮腺疼痛加剧,所以患腮腺炎的孩子务必注意饮食的选择。
2、不要吃酸、辣、甜味过浓及干硬食物,比如柠檬、杨梅、酸奶、糖果、坚果等,应当吃易咀嚼、不容易引起唾液分泌的清淡流食或半流食,比如各种清粥类、软烂菜类等,多喝白开水;同时注意饭后漱口、睡前刷牙,保持口腔清洁。
3、腮腺炎恢复期时,腮腺肿胀及疼痛消失,可进食酸性饮料或食物,刺激唾液分泌,增强冲洗自洁作用,避免可能发生的腮腺导管堵塞。
05诺如病毒01什么是诺如病毒诺如病毒是一种传染极强,会引起上吐下泻(急性肠胃炎)的病毒。
02传播途径1、食用或饮用受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
2、接触患者的呕吐物或粪便;
3、接触受污染的物品;
4、经呕吐时产生的带病毒喷沫传播。
03临床表现成人和儿童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症状有所区别,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则腹泻居多。
04预防措施现在还没有疫苗能够预防诺如病毒感染,只能采取一般预防肠胃炎的措施:
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经常保持双手清洁,尤其在处理食物或进食前及如厕后。洗手时应搓泡泡最少20秒,用水过清并用抹手纸或干手机弄干。
2、保持良好的食物卫生:分开生熟食物、彻底煮熟食物。
3、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05治疗及护理其实急性肠胃炎的治疗原则是一样的,无论是轮状病毒还是诺如病毒感染,只需要补充足够水分(首选口服补液盐),并提供辅助性治疗,一般可于1-3天内自行痊愈。抗生素对此病并无疗效。
因为需要补充由于腹泻或者呕吐造成的体液流失。即使孩子的腹泻似乎变得严重了,也要确保多给孩子补充液体——这非常重要。千万别等到孩子感到口渴了再给他/她喝水。
不要给止吐、止泻的药物。它们没有效果,还可能有害。
胡医生还就预防流行性感冒、猩红热、登革热等传染病做了详细的讲解,培训结束后,胡医生进行了总结,传染病只有预防在先,防患于未然,并要求大家必须牢牢掌握各种传染病的临床表现和应急处置预案操作流程。才能把好“三个环节”即: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儿;实现“六早”即: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总结完后胡医生并对全体教职工进行现场问卷考试,她希望老师们能学以致用,并提高对传染病预防的个人意识。
END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