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不用开又便宜 http://pf.39.net/bdfyy/bdfzg/160307/4781951.html泌尿系感染
易发生在年轻女性,已婚女性发病率为5%。分为上尿路感染(主要是肾盂肾炎)和下尿路感染(主要是膀胱炎)。
第一节急性肾盂肾炎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1.流行病学
(1)尿路感染以女性多见,男:女=1:8。
()成年男性极少发生尿路感染,50岁以后因前列腺肥大,其发生率较高(约7%)。
(3)老年男女的尿路感染发生率为10%,且多为无症状细菌尿。
(4)有症状的尿路感染,仍以生育年龄的已婚女性最多见。
.病原微生物
最常见的致病菌是革兰阴性杆菌,其中以大肠埃希菌最常见,占全部尿路感染的80%-90%,其次为变形杆菌、克雷伯杆菌
致病菌
临床意义
大肠埃希菌
最常见于无症状性细菌尿、非复杂性尿路感染,或首次发生的尿路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
常见于血源性尿路感染
铜绿假单胞菌
多见于尿路器械检查后
变形杆菌
常见于伴尿路结石者
粪链球菌、变形杆菌、克雷伯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
医院内感染、复杂性或复发性尿路感染、尿路器械检查后的尿路感染
3.感染途径
(1)上行感染:最常见(占尿路感染的95%)。
()血行感染: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属、假单胞菌属和白色念珠菌属等。
(3)直接感染:少见。
(4)淋巴道感染:罕见。
4.机体防御功能
①排尿的冲刷作用;②尿道和膀胱黏膜的抗菌能力;③尿液中高浓度尿素、高渗透压和低pH等;④前列腺分泌物中含有的抗菌成分;⑤感染出现后,白细胞很快进入膀胱上皮组织和尿液中,起清除细菌的作用;⑥输尿管膀胱连接处的活瓣具有防止尿液、细菌进入输尿管的功能。
5.易感因素
包括尿路梗阻、膀胱输尿管反流、机体免疫力低下、神经源性膀胱、妊娠、性别和性活动、医源性因素、泌尿系统结构异常、遗传因素等。
(1)据文献报道,即使严格消毒,单次导尿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约为1%。%;留置导尿管l天感染率约50%,超过3天者,感染发生率90%。
()细菌性前列腺炎是青年男性尿路感染患者最常见的易感因素。
(3)尿路有复杂情况而致尿路不畅是最主要的易感因素。
6.细菌的致病力
(1)大肠埃希菌、K、H血清型菌株具有特殊的致病力。
()大肠埃希菌通过菌毛将细菌菌体附着于特殊的上皮细胞受体,然后导致黏膜上皮细胞分泌IL-6、IL-8,并诱导上皮细胞凋亡和脱落。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还可产生溶血素、铁载体等对人体杀菌作用具有抵抗能力的物质。
二、临床表现
急性肾盂肾炎
急性膀胱炎
无症状细菌尿
尿道综合征
氮质血症和高血压
无
无
无
无
菌尿
+
+
+
一(但可有脓尿)
尿路刺激征
有
有
无
有
全身症状
寒战高热:恶心呕吐
无
无
无
血象、血沉
白细胞升高、血沉加快
正常
正常
正常
三、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
脓尿:白细胞管型,有助于肾盂肾炎的诊断
蛋白尿:阴性-微量
红细胞:可有镜下血尿(尿沉渣镜检红细胞数多为3—10个/HP).极少数急性膀胱炎患者可出现肉眼血尿
白细胞尿
阳性标准:清洁尿标本尿沉渣的白细胞≥5个/HP
尿细菌培养标准
①如为G-杆菌:清洁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ml为可能污染;清洁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l04一/ml为可疑阳性;清洁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ml为真性菌尿,可确诊;耻骨上膀胱穿刺尿细菌定性培养有细菌生长,即为真性菌尿
②如为球菌,-0/ml有诊断意义
③女性病人,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克雷伯杆菌、变形杆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0/ml也可拟诊
亚硝酸盐试验
诊断尿路感染的敏感性为70%以上,特异性为90%以上
四、诊断
1.诊断依据凡有真性细菌尿者,均可诊断为尿路感染。
.定位诊断
上尿路感染表现
下尿路感染
根据临床表现定位
发热、寒战、腰痛、肾区叩痛、输尿管点和(或)肋脊点压痛
以膀胱刺激征为突出表现,一般少有发热、腰痛等
根据实验室检查定位
①膀胱冲洗后尿培养阳性;②尿沉渣镜检有白细胞管型,并排除间质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等疾病;③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升高、尿岛微球蛋白(β-MG)升高;④尿渗透压降低
无白细胞管型
3.鉴别诊断与尿道综合征、肾结核、慢性肾小球肾炎等相鉴别。
4.并发症包括肾乳头坏死、肾周围脓肿等。
五、治疗
1.疗效评定
治愈
症状消失,尿菌阴性,疗程结束后周、6周复查尿菌仍阴性
无效
治疗后尿菌仍阳性,或治疗后尿菌阴性,但周或6周复查尿菌转为阳性,且为同一种菌株
.初诊
(1)流程
尿路刺激征
→孕妇复杂尿路感染:不宜3天疗法
→尿路刺激征消失
→尿细菌培养(一):诊断为急性膀胱炎,l周后复查
→妇女(非复杂尿
→尿细菌培养(+):诊断为肾盂肾炎:周疗法
路感染):
→尿路刺激征不消失
尿白细胞和尿细菌培养(+):诊断为症状性肾盂肾炎,周疗法
3天疗法,
→尿白细胞(+)和尿细菌培养(一):诊断感染性尿道综合征
l周后复查
→尿白细胞(一)和尿细菌培养(一):诊断为非感染性尿道综合征
()治疗方法
疾病名称
方法
药物
备注
急性膀胱炎
3天单剂疗法
任选一种:磺胺类、喹诺酮类、半合成青霉素或头孢类抗生素
有效率90%
轻型急性肾盂肾炎
周疗法
可口服喹诺酮类、半合成青霉素或头孢类抗生素
有效率90%。治疗7小时无效则根据药敏结果更换抗生素
较重型或重型肾盂肾炎
周疗法
可静脉滴注氨苄西林、头孢噻肟钠、左氧氟沙星
治疗7小时无效则根据药敏结果更换抗生索
3.再发性尿路感染
重新感染(占80%)
治疗后症状消失,尿菌阴性,但在停药6周后再次出现真性细菌尿,菌株与上次不同
治疗方法同首次感染。对半年内发生次以上者,可用长程低剂量抑菌治疗
复发
治疗后症状消失,尿菌阴转后6周内再出现菌尿,菌种与上次相同,且为同一血清型
在祛除诱因的基础上,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杀菌型抗生素,疗程6周。反复发作者,给予长程低剂量抑菌治疗
再发
3天疗法,l周后复查
一无症状、尿白细胞(一)和尿细菌培养(一):重新感染,发作次/6个月,采用长程低剂量抑菌疗法
一有症状、尿白细胞(+)和尿细菌培养(+):复发,6周疗法
4.妊娠尿路感染
急性膀胱炎
l周疗法
急性肾盂肾炎
周疗法
反复尿路感染
长程低剂量抑菌疗法
5.男性尿路感染
50岁
周疗法
50岁
1-18周疗法
再发
长程低剂量抑菌疗法
6.总结:
疗法
适应症
1周疗法
孕妇急性膀胱炎
周疗法
急性肾盂肾炎、孕妇急性肾盂肾炎
3天疗法
急性膀胱炎、再发尿路感染初诊
6周疗法
肾盂肾炎复发
长程低剂量抑菌疗法
再发尿路感染(半年再发次以上、反复妊娠期尿路感染、无症状细菌尿治疗后复发)
7.无症状细菌尿的处理
(1)无症状细菌尿是一种隐匿型尿路感染,有菌尿而无任何尿路感染症状,常在健康人群中进行筛选时,或因其他慢性肾病作常规尿细菌学检查时发现。
()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超过60岁的妇女,患病率可达1%。
(3)细菌尿来自于膀胱和肾,其致病菌多为大肠埃希菌。
依据
治疗方法
妇女
长期观察未见不良后果
无需治疗
老年人
治疗与否与寿命无关
无需治疗
妊娠妇女
治疗可保护母亲和胎儿
必须治疗
肾移植、尿路梗阻等引起
多有尿路复杂情况
7天疗法
学龄前儿童
仍在生长发育阶段
必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