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刘某,男,46岁,年3月3日入院,年3月7日自感染科转入重症肝病科。
入院情况
主诉
患者以“身目黄染1周,腹胀伴发热2天”入院。
现病史
患者于3月1日因眼睛巩膜、皮肤黄医院,辅助检查结果示:白蛋白24.4g/L(↓),球蛋白32.1g/L(↑),总胆红素.2μmol/L(↑),谷丙转氨酶U/L(↑),谷草转氨酶U/L(↑)。白细胞3.9×10?/L(↓),红细胞2.66×1012/L,血红蛋白92g/L,血小板59×10?/L。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感染科就诊。患者无明显发热,腹胀稍好转,轻度乏力,无腹痛,胸闷,气短,无咳嗽、咳痰,饮食夜眠欠佳,大便正常,尿黄明显。查体:神志清,精神欠佳,双肺听诊呼吸音稍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及胸膜摩擦音。腹部膨隆,无压痛及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入院诊断
1.乙肝肝硬化伴腹水形成;2.自发性腹膜炎?
诊疗计划
入院后予完善检查,给予护肝护胃抗病毒抗炎等治疗。检查结果提示低蛋白血症、总胆红素升高,血氨升高等,给予护肝、利尿、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
初步诊断
1.乙肝肝硬化(活动性失代偿期)腹水、腹腔感染;2.低蛋白血症;3.肿瘤待排。
转科诊疗
为进一步治疗,于年3月7日转入重症肝病科。.3.8查房,患者神志清,精神稍差,夜眠尚可,诉腹痛、腹胀、纳差等不适,无恶心、呕吐。
查体
神志清,精神欠佳,全身皮肤巩膜重度黄染,双肺听诊呼吸音稍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及胸膜摩擦音。腹部膨隆,腹部压痛及反跳痛阳性,移动性浊音阳性。
辅助检查
腹水生化:腺苷脱氨酶1.95U/L,总蛋白3.38g/L(↓),白蛋白1.14g/L(↓),球蛋白2.24g/L(↓),白球比0.51(↓),乳酸脱氢酶30U/L(↓),胆红素水平仍然持续升高,凝血时间延长。考虑肝衰竭可能,患者明确乙肝肝硬化病史,肿瘤标记物CA-50、CA升高明显,建议完善全腹部增强磁共振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修正诊断
1.慢加急性肝衰竭;2.乙肝肝硬化(活动性失代偿期)腹水、腹腔感染;3.双肺感染;4.双侧胸腔积液;5.低蛋白血症;6.肿瘤待排。
治疗方案
继续抗病毒抗炎等对症治疗,并给与人工肝支持治疗,于.3.8、.3.9、.3.11、.3.17、.3.23、.3.26分别行DPMAS治疗。
治疗结果
人工肝治疗后总胆红素呈阶梯状下降,转氨酶指标逐渐降至正常值范围内,提示患者肝功显著提升。
治疗体会
人工肝支持系统作为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肝衰竭的方法,能够清除各种有毒物质和代谢产物,暂时代替衰竭肝脏的部分功能,为肝脏自身的恢复争取时间。DPMAS治疗术作为非生物型人工肝的一种,在血浆缺乏的情况下,能特异性吸附胆红素和中大分子毒素,在迅速清除黄疸的同时,可快速去除大量的毒素和炎症介质,防止或者延缓SIRS、MODS的发生,给肝细胞再生提供相对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肝脏的恢复。本例患者经过6次DPMAS治疗后,总体趋势向好转方向发展,说明人工肝治疗有效遏制了疾病发展的进程,值得临床推广。
文案整理:岳学敏、陈莲珠
编辑:苏碧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