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前期的定义危害及药物干预方案干

作者:Gcplive

来源:药评中心

(转载不得修改图片)

年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达到1.14亿,成为全球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年全国流行病调查显示,糖尿病前期人群总数高达1.48亿,已然成为糖尿病的庞大后备军。

一、什么是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前期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和糖耐量异常(IGT)。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方法:

早晨7~9时开始,受试者空腹(8~10h)后口服溶于mL水内的无水葡萄糖粉75g,如用1分子水葡萄糖则为82.5g。糖水在5min之内服完。

从服糖第1口开始计时,于服糖前和服糖后2h分别在前臂采血测血糖。试验过程中,受试者不喝茶及咖啡,不吸烟,不做剧烈运动。

二、糖尿病前期有哪些危害?

高血糖的损害在糖尿病诊断之前就已经发生,并与肿瘤、痴呆、抑郁等疾病风险增高相关。

三、怎样对糖尿病前期进行生活方式干预?

中国研究显示,生活方式干预6年可使糖耐量异常(IGT)人群以后14年进展为2型糖尿病的累计发生风险下降43%。

生活方式干预效果优于二甲双胍。美国预防糖尿病计划(DPP)提示: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和二甲双胍(mg,2次/d)治疗,3年内糖尿病的发生率分别降低58%和31%。

1、降低体重

目标:使超重或肥胖者BMI达到或接近24kg/m2,或体重至少下降7%,并使体重长期维持在健康水平。

研究发现,如果体重减轻10%,可以使空腹血糖降低30%~50%、糖化血红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降低15%。

2、有氧运动

运动不仅可以减重,而且可消耗血糖并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

有氧运动包括:快走、慢跑、骑自行车、游泳;医疗体操、健身操、木兰拳、太极拳;乒乓球、保龄球、羽毛球等。每周至少3次;每次持续运动20~60分钟或不少于10分钟。

四、糖尿病前期的药物干预时机?

对糖尿病前期人群实行风险分层管理,依据发生糖尿病的风险高低、个体的健康需求/经济和医疗条件进行分层干预。

1、低风险人群

低风险者先实施生活方式干预,6个月后未达到控制目标者,或高血糖进展和(或)无法严格遵守生活方式者启动药物干预。

2、高风险人群

高风险或具有健康需求(例如年龄60岁)、有经济和医疗条件者,可考虑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启动药物干预。

五、糖尿病前期可使用哪些药物?

二甲双胍、α-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GLP-1受体激动剂以及减肥药奥利司他等药物,可降低糖尿病前期人群发生糖尿病的风险。

其中,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在糖尿病前期人群中长期应用的安全性证据较为充分。

特别提醒:

阿卡波糖是唯一获得糖耐量异常适应证的药物,二甲双胍属于超说明书用药。

参考文献:

1.中国糖尿病前期临床干预专家组.中国糖尿病前期临床干预专家共识(征求意见稿)[J].药品评价,,16(7):3

2.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10(1):4

今天小编先写到这里,如果大家有什么疑问可添加小编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xweiyana.com/myjy/197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