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2月29日晚上,经过万里奔波,近30天的辗转隔离,刘晓东终于结束赴非洲刚果(金)一年半的医疗援助任务,回到日思夜想的亲人身边。
“爸,妈,我回来了!”刘晓东踏进家门,第一件事就是向年迈的父母跪拜。父母看着儿子,左右端详,既喜悦又激动,念叨着“平安回来就好,平安回来就好”。
这一边,两个年幼的孩子又蹦又跳地扑到刘晓东身上,争抢着要“爸爸抱”。刘晓东走时,大孩儿8岁,二孩儿才4岁,还不爱说话。这回见到爸爸,二宝儿竟成了小话痨,喋喋不休,“爸爸不要走了,爸爸你陪我”。
医院超声诊断一科主任医师,这位80后平素不善言辞,但工作耐心细致,援非期间,他用精湛的超声技术为患者查找病因,解决痛苦,收获无数敬意。
主动请战,告别父母妻儿,踏上缺水断电、蚊虫肆虐的那片土地
年12月,中国(河北)第19批援刚果(金)医疗队正在紧锣密鼓地组建,刘晓东得知医疗队缺一名影像科医生,主动提交请战书,“去非洲支援,正是我自己的想法。”
选派的医疗队员,要求业务能力强,技术精湛,年轻而又精力充沛,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刘晓东自然成为最佳人选。
暂不说,前往的这个国家贫穷与否,单听一听疟疾、艾滋病、麻风、肺结核、霍乱、昏睡病、伤寒、埃博拉、血吸虫这些字眼,很多人会望而却步。刘晓东却说,“有啥怕的啊,之前有那么多医护人员去支援,不都很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吗?我也行。”
“你就放心去吧,家里有我们。”有着几十年党龄的父母非常支持儿子的选择,并一再叮嘱,要好好完成援非任务。
医院工作的妻子李丽梅更了解丈夫的那份心思,她才不想拖丈夫的后腿儿呢,“放心吧,两个孩子我会带好,你就安心在那边工作。”
带着家人、同事和亲朋的殷殷嘱托,刘晓东于年6月9日,和其他18名医疗队员一路转机、飞越万里长空,抵达刚果(金)首都金沙萨,医院影像科。
刘晓东(左一)中秋节深夜为医疗队驻地保洁员菲乐盟做超声检查。
初到刚果(金),刘晓东面临的首先是倒时差引起的不适,其次是饮食不适应,那里蔬菜品种很少,只有土豆、洋葱、西红柿、黄瓜,几乎没有绿叶菜,严重水土不服导致肠胃紊乱,刘晓东很快就瘦下来了。
超声技术帮助患者查找病因,他收获无数声“谢谢”
生活与环境的不适与此次支援任务相比,显得无足轻重。刘晓东快速调整状态,很快适应了那里的生活和工作节奏。
刘晓东遇到的第一个较重病例是一位中资企业的中方员工,患者腿疼、膝盖疼,走路十分困难,刘晓东用肌骨超声为他做了详细检查,发现关节腔有积液,滑膜增厚,有无菌性炎症,医疗队的中西医大夫联合为患者进行了系统治疗。过了几个月再去巡诊时,刘晓东又遇到这位患者,他告诉刘晓东症状没了,走路腿和膝盖都不疼了。
“如果没有超声检查,大家很可能想到的是骨头问题。”刘晓东说,自己的超声检查帮助患者解决了大问题,心里说不出的开心。
年中秋节凌晨,梦乡中的刘晓东被一阵慌乱的脚步声吵醒,他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从房间里跑出去。医疗队驻地保洁员菲乐盟突然腹部剧痛,恶心呕吐,不能站立,表情非常痛苦。刘晓东赶紧为他做腹部超声检查,发现右侧输尿管上段结石嵌顿并右肾积水。诊断明确后,队员们马上为菲乐盟实施紧急治疗,经过半宿的努力,菲乐盟腹痛明显缓解,表情渐渐舒展开,他用着生硬的汉语不停向队员们道谢:“感谢,谢谢。”
刘晓东(左一)和同事们去乡村义诊,为当地村民测量血压。
“那一刻,真的,有一种满足感、价值感。”
医疗队每年都会对刚果(金)的一些村庄进行8次义诊。队员们非常受当地人的欢迎,每次义诊,村子里的孩子们会奔跑追赶,挥着手,开心地用法语大喊“中国人,中国人”。
“那是一种作为中国人深深的自豪感。”刘晓东说。
多个日夜,这些感动的时刻太多,刘晓东记不清了。他只记得自己握着超声机的探头,做过肝胆胰脾超声、泌尿系超声、颈动脉超声、甲状腺超声……帮助解决了很多患者的痛苦,也收获很多用生硬汉语说的“谢谢”。
为保证“春苗行动”,选择延期回国
本来援非期限是一年,但是,为海外中国公民接种新冠疫苗的“春苗行动”准备启动,医疗队主动申请延期回国。
在疫苗接种过程中,刘晓东作为金沙萨总队药械管理员,除了要保质保量完成华人的新冠疫苗接种外,还负责金沙萨接种点急救药品与防护物资出库工作,为每位医疗队员和志愿者的防疫安全提供保障。
医疗队慰问“儿童微笑”孤儿院。
“春苗行动”在刚果(金)历时近两个月,刘晓东和战友们日夜忙碌,在金沙萨和卢本巴希两个接种点共为名在刚果(金)的中国公民接种新冠疫苗剂次。
“为刚果(金)的同胞筑起了一道健康防线,深深感受到了祖国对身在异国同胞的浓浓关爱之情。”
1月18日,刘晓东收到了由河北省卫健委转给市卫健委的来自驻刚果(金)使馆经商处的表扬信,信里写道:“全体队员,克服困难,努力工作,经受住了新冠疫情、埃博拉疫情等重大疫情和各种困难的严峻考验,圆满完成了对刚果(金)的援助任务。”
归国后,刘晓东(左一)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操作培训中。(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如果祖国还需要我,我还会去,义不容辞。”刘晓东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