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
广东人都以会吃敢吃而闻名
因最近连日阴雨天气
小区里的蜗牛如雨后春笋般纷纷现身
部分小区居民见状脑子里
浮现出了法式蜗牛的画面
有些人竟然捉了些蜗牛
准备回家大快朵颐
可这蜗牛真的能吃吗?
小朋友玩蜗牛
大人“食指”大动
最近深圳阴雨连绵,小区里异常潮湿,暴雨过后,小区里出现了非常多的蜗牛。有人就会把这些大蜗牛,拿回家吃了。
这么随随便便的
就将路边的蜗牛捡回家吃
这样真的好吗?
这些蜗牛是什么种类?
到底是否可以食用呢?
专家:这是非洲大蜗牛
属外来入侵物种
深广电第一现场记者随后从深圳市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处了解到,小区里出现的蜗牛的确是非洲大蜗牛,属于中国首批16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这种蜗牛雌雄同体,最大可长到超过20厘米,大多是在潮湿环境中活动,平时躲藏在夹缝、草丛中,常在雨后冒出活动。
别看他们憨态可掬,其实非洲大蜗牛属于有害入侵物种,侵害对象是农作物、林木、花果等,可危害多种作物。
多种寄生虫病菌宿主
专家不建议触摸食用
那这蜗牛到底能不能吃?专家介绍,非洲大蜗牛是许多人畜寄生虫和病菌的中间宿主,它可能传播结核病和嗜酸性脑膜炎。
这种蜗牛爬行留下的黏液中也可能有病原体、寄生虫等,因此,不建议触摸或者当宠物养,也不建议食用。
为了健康着想
真的嘴馋了的话
建议大家还是去乖乖的
去正规的餐厅
非洲大蜗牛(学名:AchatinaFulica):是中大型的陆栖蜗牛。成体壳长一般为7-8厘米,最大则可长到超过20厘米。夜行性,杂食性,大多是在潮湿环境中活动,喜欢在下雨及夜间出没。平时躲在阴凉的地方,且在壳口上做一层白膜(假口盖),只余一个小孔来呼吸,将螺肉缩入壳内以防脱水,等到环境转好后再出来。[1]
食物包括农作物、林木、果树、蔬菜、花卉等植物,饥饿时也取食纸张和同伴尸体,甚至能啃食和消化水泥,可危害多种作物。该物种是许多人畜寄生虫和病原菌的中间宿主,尤其是传播结核病和嗜酸性脑膜炎,食用则危害极大。非洲大蜗牛一次可以产下30到粒卵,繁殖很快。
是中国首批16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列入《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对蔬菜等农作物危害极大,系中国国家进出境二类检疫性有害生物。
感染疾病非洲大蜗牛是一些病原体和寄生虫的病媒体,会传播鼠肺线虫,感染人类造成一种脑膜炎。与细菌Aeromonashyfrophila(KliksandPalumbo)。蜗牛内的寄生虫通常通过人类吃生的或没有煮熟的蜗牛传染给人类。例如,在美属萨摩亚群岛16名韩国渔夫感染嗜曙红性脑炎,在吃下一餐感染Angiostrongyluscantonensis染寄生虫的非洲大蜗牛之后.(Kliksetal.)。[2]
非洲大蜗牛的寄生虫包括:深奥猫圆线虫、广州管圆线虫-引起嗜酸性粒细胞性脑膜脑炎、脊形管圆线虫-导致胃肠管圆线虫病、血吸虫-血吸虫病的原因,在粪便中检测到、鞭虫-在粪便中检测到、膜壳绦虫-在粪便中检测到、粪类圆线虫-粪便和粘液分泌检测到。[2]
入侵案例
中国福州年7月,中国福州市民曹女士在铜盘路附近,看见一只“巨型蜗牛”。[11]经专家鉴定,这是“非洲大蜗牛”,是中国首批公布的有害外来入侵物种,20世纪80年代,福建曾有不少人养殖,但被禁后,养殖户将它们抛到野外。这种蜗牛破坏力很强,会危害多种作物,甚至连水泥都能吃。而且,这种蜗牛会传播结核病和嗜酸性脑膜炎,所以不能用手接触,更不能吃。它早被中国禁养,此次在榕市区发现,疑是有人偷偷养殖。
这只巨型蜗牛很奇特,螺有近10厘米长,外壳黄褐色并带花纹。外壳形似螺状,很坚硬。
非洲大蜗牛原产非洲,最长能长到20厘米,食物包括农作物、林木、果树、蔬菜、花卉等植物,饥饿时也取食纸张和同伴尸体,甚至能啃食和消化水泥,可危害多种作物,在福建的活动期主要为每年的4—11月份。
非洲大蜗牛还是人畜寄生虫和病原菌的中间宿主,尤其是传播结核病和嗜酸性脑膜炎。此外,它们爬行过的蔬菜和水果都可能残留病原,从而侵入人体。
非洲大蜗牛虽然繁殖速度极快,但有天敌,而且可以用农药灭杀,因此,还没有造成大规模的爆发。[3]
防治方法非洲大蜗牛属旱生软体动物,昼伏夜出,给防治带来一定困难。除化学防治方法经济可行外,其他措施仍可作为局部防治或辅助性措施。
1.机械防治:可利用黎明、黄昏、夜间或雷雨后,蜗牛活动觅食的时机,进行人工捕杀,还可利用其习性,用食物诱杀。也可用苛性碳酸钠、干石灰、钾盐镁矾在大田中拌土形成一条保护带,阻止蜗牛的侵入。此外,也可利用光滑铜板(0.8mm厚、5cm高),锌板(0.8mm厚、20-25cm宽)形成机械隔离围墙。
2.农业防治:利用农业栽培措施,改变生态环境。蜗牛喜湿但忌水,水旱轮作可杀灭蜗牛。铲除花圃、菜地周围的杂草,破坏其越冬越夏场所,也可减轻蜗牛危害的发生。
3.化学防治:常用的方法有:用四聚乙醛(1.6%),使用10kg/ha喷雾,或用15%四聚乙醛粉剂50kg/ha、4%氨基甲酸酯kg/ha、硫酸铜-kg/ha、硫酸铁-kg/ha喷雾。也可以在下午5时后,用1%-5%杀贝剂或1%-1.5%氨溶液地面喷药防治,或用稍高于常规浓度的甲胺磷、乐果等农药喷洒植物,蜗牛取食后中毒死亡。此外,采用毒饵诱杀也有一定效果,常用5%砷酸钙与1.6%四聚乙醛混合,同蜗牛食物掺在一起作毒饵。
4.生物防治:已发现许多生物可寄生或捕食蜗牛,如细菌、线虫、节肢动物、软体动物、哺乳动物等,但都没有被广泛应用。尽管如此,创造良好生态环境,保护好自然天敌,或人工饲养释放,仍是一条稳定控制非洲大蜗牛的有效途径。积极保护利用蟾蜍、青蛙、蚂蚁、鸟类,提倡饲养鸡、鸭、鹅,来控制非洲大蜗牛已收到较明显的效果。
5.特别注意:非洲大蜗牛是许多人畜寄生虫和病原菌的中间宿主,尤其是传播结核病和嗜酸性脑膜炎,食用则危害极大。[4]
参考资料
1.data-linktype="2"name="refIndex_1_369"style="color:rgb(,,);width:15px;height:14px;overflow:hidden;background: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