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毒菇ldquo头号杀手rdqu

北京白癜风的权威专家 http://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registers.html

春回大地,万物生晖;疫情初步受控,公园景区也逐渐开放。受困一个多月之后,你是否也早已按捺不住绿野踏春的冲动呢?

然而,在这万物复苏的季节,小编特别提醒各位要珍惜大自然中的小生命,更加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千万不要采食不熟悉或“好像认识”的野生蘑菇,因为现在也是毒蘑菇生长的旺盛期,是广东毒蘑菇中毒事故的高发期。

01.采食野生蘑菇真的那么危险吗?

采食不熟悉或“好像认识”的野生蘑菇有多危险?在我国所有食物中毒死亡事件中,蘑菇中毒死亡事件通常约占35%-70%,居于首位。引起死亡的人数高于河豚鱼、雷公藤、夹竹桃等其他动植物中毒引起的死亡人数。

今年2月下旬,惠州市就发生了一起五人采食野生蘑菇中毒的事件,目前其中的4医院抢救治疗。2月28日,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华南微生物资源中心李泰辉教授及其团队工作人员也在白云山上采到了号称广东毒菇“头号杀手”的致命鹅膏。如果有人误食,致死率甚高。

致命鹅膏子实体(图)

02.什么是致命鹅膏?

致命鹅膏又称致命白毒伞,是广东毒菇的“头号杀手”,通体雪白的它幼时卵形,成熟后菌盖展开成伞状,看看它洁白的样子,是不是以为它是人畜无害的美味?其实它菇如其名,广东省95%以上的毒菇中毒死亡事件都是它引起的。

幼时致命鹅膏(图左)成熟时致命鹅膏(图右)

致命鹅膏属于剧毒蘑菇,含有极毒的鹅膏毒素,这些毒素对人体的肝脏造成极大损害,最后导致人体多器官衰竭死亡,正常人误食50克(一两),如不及时救治就可致命。

误食致命鹅膏一般不会马上出现中毒症状,潜伏期一般为6~12个小时,最长甚至达到24个小时,患者开始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一般以急性肠胃炎进行治疗后,会进入一个“假愈期”,但这都是暴风雨前的宁静,如不及时救治,就会进入肝损害期,出现严重的肝衰竭及其他脏器的损伤,甚至死亡。

03.如何辨别致命鹅膏?

致命鹅膏菌的主要外形识别特征:菌体各部分均为白色,菌柄上部有白色膜质菌环(易脱落),菌柄基部球形或近球形,有菌托,就像戴着帽子和“围脖”,穿着“靴子”。另一生态特征是:致命鹅膏与黧蒴树有共生关系,喜欢在黧蒴树的树荫下群生。致命鹅膏一般在广东每年的2月~3月大量出现,最早出现于暖冬的1月,通常与回南天有关,空气湿度和天气是诱使其出现的主要原因。

致命鹅膏的识别特征:全身白色,除一般蘑菇都有的菌盖和菌柄外,还同时有菌环和菌托,在广东常长在黧蒴树附近地上。

广州白云山、天麓湖郊野公园、白云区大源村附近山林、华南植物园、从化、花都等地均有出现过致命鹅膏。省内深圳、中山、惠州、东莞等地,还有云南省及贵州省等也有误食致命鹅膏中毒死亡事件。

年深圳市凤凰山森林公园采集的致命鹅膏

年东莞市莲花山森林公园采集的致命鹅膏

年广州市白云山采集的致命鹅膏

04.错误的毒蘑菇的“鉴别方法”:

在此,小编提醒:外出游玩时,请不要采食野外的蘑菇,更不要用不科学的所谓“民间鉴别方法”来识别复杂多样的蘑菇。

01

错误鉴别方法1:

“颜色鲜艳的蘑菇有毒,颜色普通的蘑菇无毒”。

事实上从色彩判断蘑菇是否有毒是错误的!我国的致命鹅膏、裂皮鹅膏都是纯白色的,灰花纹鹅膏则是灰暗的,并不鲜艳,但它们都是剧毒的!而外观漂亮的橙盖鹅膏是著名的食用菌。

02

错误鉴别方法2:

“与银器、大蒜、生姜或米饭一起炒或煮后变黑色的有毒”。

事实上致命鹅膏等剧毒蘑菇跟银器、大蒜、生姜或大米一起煮,颜色并不变黑。蘑菇毒素并不会与它们起颜色反应。

03

错误鉴别方法3:

以前在老家吃过“同样”的蘑菇不会中毒。

广东大部分蘑菇中毒人员都是由于外来人员,他们把这里毒蘑菇当成了老家相似的食用菌来采食了。一些毒蘑菇与一些野生食用菌是很相似的,非专业人员很难从外形识别,有时甚至研究人员也要借助显微镜或DNA序列才可鉴别。

04

错误鉴别方法4:

虫子吃的、长蛆的没毒,虫子不吃的有毒。

很多动物和昆虫对毒素的吸收和作用跟人体是不一样的。剧毒的鹅膏菌到生长后期也容易长虫(蛆);甚至小白鼠口服鹅膏菌也不会中毒。

总之,野外的蘑菇不要采食,尽量做到:

不采摘!

不收购!

不加工!

不食用!

05.误食毒蘑菇怎么办?

一旦食用野生蘑菇造成身体不适,一定要留意,要立即采取催吐处理,医院救治。此外,留有蘑菇样品送给专业人员检测很重要,不同的毒菇含有不同毒素,其治疗方式也不一样,医院如能根据毒菇种类及其毒性,有针对性地用药治疗将有利于抢救患者。在救治此类案例上,我省医院等经验较为丰富。

正确的科学知识,对预防毒蘑菇中毒非常重要。希望你也能传播科学的毒蘑菇知识,不要让错误的“民间鉴别方法”继续谬传,以避免更多的毒菇中毒死亡事件发生.

如下为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真菌资源分类组整理了《华南常见毒蘑菇》挂图,供大家参考。

以上图片均为原创,使用请注明来处。

扫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xweiyana.com/myzl/233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