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就诊,这两个病例的结

北京看白癜风病的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

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就业、工作压力加大,给胃肠道带来诸多不良影响,很多人都有胃痛、胃胀、反酸、烧心、腹痛、腹胀、腹泻甚至便秘、大便带血等症状。

引起这些症状最常见的原因有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癌、食道癌以及结肠炎、结肠息肉、结肠癌等,其中炎症或息肉等都是良性病变,治疗的效果很好,而胃癌、食管癌及结肠癌则是恶性肿瘤,只有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效果才好。早期发现这些疾病最准确、最直观的方法就是胃镜和结肠镜。

近日,两名50岁上医院消化科就诊,通过胃肠镜检查及时发现病变,但结果却大不相同!两个病例,给平素没有消化道症状,50岁以上、年富力强的中年人提了个醒。

病例一

48岁的L先生,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大便异常,排便习惯、性状改变,大便次数增多,并有上腹隐痛,却一直没有就诊。后体重消瘦近10斤,7医院消化内科就诊,消瘦原因被诊断为糖尿病,进行肠镜提示原位癌,所幸处于早期阶段,在肿瘤萌芽阶段切除下来,有效控制病情。

图1L先生的肠镜检查结果

图2L先生的病理检查结果

病例二

C先生,53岁,平素没有任何消化道症状,间断排血便一月左右,情况加重后。7医院消化科就诊,肠镜检查显示为结肠癌。通过手术治疗并化疗,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但后续仍有复发可能,后期难预测。

医院消化内科王作典医生介绍,该患者如能够提前两三年做肠镜检查,便可及时发现并病征及时防治。

图3C先生的肠镜检查结果

图4C先生的病理检查结果

有无消化道症状,50岁以上都要常规胃肠镜检查,国外是建议40岁以上,疾病是重在预防,不是重在治疗,等有问题有症状再去检查再治疗,都是被动的,早查早诊断早治疗才是关键。

但是,很多人都不愿意主动做胃镜或肠镜检查,一是嫌麻烦,二是觉得检查的时候很不舒服。很多胃肠不适的病人因为怕做胃肠镜而拖到很晚才来检查,导致病情发展到癌症中晚期,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哪些人应该做胃镜?

  我国胃癌发病率居消化道恶性肿瘤第一位,死亡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第三位。“不良嗜好+工作压力+遗传因素”,已明确列入胃癌高危险诱因,包括感染过幽门螺杆菌、吸烟喝酒、喜好盐腌烟熏食物、有家族胃癌史、恶性贫血等,一些慢性良性胃部疾病,如胃息肉、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等也可能演变成胃癌。研究发现,精神紧张、工作压力大、饮食无规律等使年轻胃癌患者增加。

什么情况下要做胃镜检查?

凡有上消化道症状,疑有食管、胃及十二指肠病变,临床需要确诊者;原因不明的消化道出血;X线钡餐检查不能确定病变性质者;已确诊的上消化道病变如溃疡、慢性胃炎、胃癌前病变等,需胃镜随访复查者;怀疑上消化道异物患者;有胃癌家族史,需要进行胃镜检查者;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需要明确胃黏膜病变者,或需要进行幽门螺杆菌培养以指导治疗者。

由于胃癌早期无明显症状,对于40~50岁以上人群,有胃癌高危因素者,如家族史,幽门螺杆菌阳性,既往有胃溃疡、萎缩性胃炎者,建议每1~3年做一次胃镜检查。

  胃镜检查是早期胃癌最好的筛选方法,而且随着内镜技术的进步,可以应用超声胃镜判断病变的深度,对局限于黏膜层的早期胃癌和癌前病变,可以同时在胃镜下进行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微创治疗,可以帮病人保住他们的胃,保证生活质量,治疗效果与传统手术相同。

50岁以上至少做一次肠镜

  对于结肠癌,目前认为很多是由结肠息肉恶变所致。因此只要通过结肠镜检查早期发现结肠息肉,判断结肠息肉的性质,有无早期癌变,并及时进行肠镜下切除,就可以达到早期治疗的效果,无需开腹手术。

  美国目前建议50岁以上人群常规体检时要做结肠镜检查,发现早期癌及癌前病变,如结肠息肉等可经结肠镜进行微创治疗,能大大降低大肠癌发病率,提高患者存活率及生活质量。

  需要特别提示的是:年龄在30岁以上,有便血、大便不规律等下消化道症状者,有大肠癌家族史者,曾患过结肠癌、息肉或有血吸虫病、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的患者应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40岁以上的人,不论男女,不论身体有没有症状或疾病,每年都应该定期体检,进行便潜血检测。50岁以上未查过结肠镜或40岁以上有结肠肿瘤家族史者,建议进行结肠镜检查。

联系我们

-

急救-

医院网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xweiyana.com/myse/246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