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电台顺德广播FM90.1《医家有嘢讲》
年3月16日(周四)14:30-15:00(首播)
年3月17日(周五)06:00-06:30(重播)喜马拉雅账号:顺德碧云主持:碧云
内容:肝脏的养护
嘉宾: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王维琼
节目内容
王维琼供稿
3月18日为全国爱肝日
一、中西医对肝脏的认识不同
西医所说的“肝”主要是从解剖学的概念来认识的,即一般人们心目中所理解的肝脏,它是深藏在人右腹腔深部横膈膜下面,具有解毒、合成、代谢、排泄及调整血液量的功能的一个人体器官,是一个具体的概念。而中医学所说的“肝”,比西医所说的概念要广、要复杂一些,它不仅是指解剖学上的肝脏,而且也指一个功能活动系统,是一个较抽象的概念,如人的精神情志活动等都涉及肝的功能范围。同样的,中医“肝病”的概念也有别于西医所指的肝脏病。例如,某些眼科疾病在中医诊疗时,常可看到医生说是“肝火上炎”“肝血不足”“肝肾阴虚”等等,有些患者就以为自己的肝脏出了问题,但这往往不属于西医肝病的范畴,两者间的概念不能混淆。不过,这二者也相通的地方,例如,患有西医学上所说的“肝炎”,在中医的诊断上也往往会有肝的不正常表现,如黄疸、食欲减退、极易疲倦等。所以,在对肝的养护问题上中西医相互参考,会比单纯某一种理解要深刻得多。中医认为,肝为五脏之一,是人体重要而且最大的脏器,其阴阳属性为阴中之阳,又称“厥阴”。肝具有升发、喜条达、恶抑郁、体阴而用阳之特性,其功能为主疏泄、主藏血、主筋华爪、开窍于目、与胆相表里。此外,还有主藏魂、司生殖的作用。所以当出现肝区疼痛、失眠多梦、两眼干涩、食欲不振、爪甲不荣、四肢麻痹、关节拘急不利、妇女经少或经闭等,就应警惕是否肝受到了损伤。
按中医学天人相应理论.人体五脏的肝、四时的春、五行的木、五味的酸是相互对应的关系。春季万物生发.与木的生长相类似。五脏之中,肝属木,因肝喜调达,与木的特性相类似,因此春季肝气旺,生发如同树木,如果春季能养好肝的话.对慢性肝炎患者有很大的意义。
二、病毒性肝炎的预防与治疗
病毒性肝炎是全球四大传染病之一,可以诱发肝硬化、肝癌。96%的肝癌是由慢性肝炎引起。慢性肝炎主要因为感染肝炎病毒,分为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性肝炎。
1.病毒性肝炎的传染途径与预防
我国大约每14人中就有1人是慢性肝炎病毒感染者,其中大部分人不知道自己携带病毒。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主要是血液和体液,在高发病区,像我们国家包括亚洲地区都是属于乙型肝炎的高发地区,它的传播途径以母婴传播(垂直传播)为主,这种比较难治。但是在平行传播(不是通过母亲传给孩子的属于平行传播),这种平行传播大部分是通过血液和体液。其中注射器一次性使用是非常关键的,比如纹身,不安全的拔牙,还有公用注射器,如果是多次使用,传染性就比较高。在有些国家,乙型肝炎被称为性传播性疾病,通过体液密切接触有传染性,预防性接触传播的话,可以用安全套,也是很安全的。正常的工作以及生活上面的接触,在一起吃饭,在一起工作,应该是没有什么传染性。但是,前提是皮肤粘膜完整,如果有伤口,就有血液传播的风险。最好的预防方法是打疫苗,尤其是乙肝患者家属。
2.保肝降酶≠抗病毒治疗
肝炎病毒在肝脏繁殖、活动,会引起肝细胞破坏,引起转氨酶升高,甚至黄疸,这时服用降酶药物后,肝功能恢复正常,但这只是治标不治本。就像有鼠害的房子,降酶治疗只是用砖修复破墙,根本治疗还是要灭鼠。肝硬化、肝癌的发病概率与血液中病毒载量的多少是成正比的,只有抗病毒治疗,持续抑制病毒复制,才是根本治疗,减低肝硬化、肝癌的发病率,提高生活质量。
3.长期服药≠终生治疗
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是长期的,分为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两个目标。短期目标:有效地抑制HBV复制;长期目标:HBsAg消失。只有实现长期目标,才能停药。但是,长期目标的实现是有条件的。一是要治的早,长期目标的实现与肝纤维化程度相关,如果已经发展到肝硬化,则需要终生服药了。二是要坚持,长期目标的实现要靠坚持不懈地长期抑制病毒。如果治治停停,经常中断治疗,不仅会造成病毒的耐药,而且治疗的终点永远不能达到。因此,长期治疗≠终生治疗。但终点不可能很快到达,需要坚持长期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往往需要几年或十几年的努力才能达到。
4.病毒携带者≠健康者
社会上竟然有“健康携带者”的概念,这是极其谬误的。病毒携带者分为慢性HBV携带者和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共同点是目前肝功能正常,但还是有转为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的风险,仍需要定期检查,必要时也要接受抗病毒治疗。
三、脂肪肝的十个误区
正常肝内脂肪占肝重的3%~4%,如果脂肪含量超过肝重的5%即为脂肪肝,严重者脂肪量可达40%~50%。脂肪肝一般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脂肪肝类似于急性、亚急性病毒性肝炎,比较少见。慢性脂肪肝较为常见,起病缓慢、隐匿,病程漫长,早期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一般是在做B超时偶然发现。部分病人可出现食欲减退、恶心、乏力、肝区疼痛、腹胀,以及右上腹胀满和压迫感。由于这些症状没有特异性,与一般的慢性胃炎、胆囊炎相似,因而往往容易被误诊误治,
误区1:脂肪肝是亚健康状态,不是病。脂肪肝是代谢综合征的排头兵,这种人很容易发生高脂血症、糖尿病和高血压,发生冠心病、脑中风的概率也会显著增加。
误区2:只有血脂高的人才患脂肪肝。如果病人的脂肪肝与用药不当、酗酒、营养不良等因素有关,其血脂就不一定高。
误区3:瘦人不会患上脂肪肝。由于长期饥饿、节食或肠道病变所致的营养不良以及蛋白质供应低下或者吸收不良,都能引起人体内的白蛋白合成减少,从而促使脂肪组织的分解和动用,大量脂肪酸从脂肪组织中释放进入肝脏,最终导致肝内脂肪积蓄,形成营养不良性脂肪肝。
误区4:治疗脂肪肝减肥就可以了。用减肥的方法治疗脂肪肝,对合并有肥胖症的脂肪肝患者是有好处的。但如果病人的体质瘦弱,则无“肥”可减。另外,值得指出的是,减肥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在短时间内使体重骤减,反而可能诱发肝细胞坏死等严重病症。
误区5:脂肪肝根本不可能治愈。事实上,单纯性脂肪肝是各种肝毒性损伤的早期表现,如能及时去除病因和控制原发疾病,肝内脂肪沉积在数月内就可完全消退。例如:酒精性脂肪肝戒酒绝对有效;多数药物和工业毒物性脂肪肝,在及时停药或脱离有毒工作环境后亦可康复;营养不良性脂肪肝在补充热量和蛋白质后即可好转;而肥胖性脂肪肝如能有效控制体重和减少腰围,则肝内脂肪沉积亦可很快消退。但是如果单纯性脂肪肝已发展为脂肪性肝炎,则病变完全康复常需半年乃至数年以上时间,少数患者即使去除病因仍可进展为不可逆转的肝硬化。
误区6:治疗脂肪肝主要依靠保肝药物。至今,国内外尚未发现治疗脂肪肝的灵丹妙药,而防治肥胖性脂肪肝这类现代都市病,通过节食、锻炼等措施减肥比保肝药物治疗更为重要,尤其是单纯性肥胖性脂肪肝。对于伴有转氨酶升高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减肥则是确保保肝药物起效的重要前提条件。在脂肪肝的综合治疗中,保肝药物仅仅是一种辅助治疗措施,主要用于伴有转氨酶升高的脂肪性肝炎患者,是一个短期的强化行为。而需要病人长期高度重视和调整的,是病人的饮食、运动和不良行为的修正。这些非药物治疗措施需要贯彻终身,否则脂肪肝就是治好了也会复发。
误区7:脂肪肝伴有转氨酶升高不能多活动。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肥胖性脂肪肝伴有转氨酶升高与饮食结构西化和多坐少动的生活方式关系密切,而在节制饮食的同时,每周坚持分钟以上中等量的有氧运动是最为有效的治疗措施。因此,脂肪肝伴有转氨酶升高的患者非但不要加强休息,反而需要增加锻炼。脂肪肝患者最好的锻炼是大步快走,每次至少数公里,每周5次以上。
误区8:吃素的人不会患脂肪肝。不良的饮食习惯,长期吃较多的油腻食物,可诱发脂肪肝,但吃素的人也有可能患上脂肪肝。这是因为肝脏不仅可将油腻的食物转化为脂肪,也可将体内过多的蛋白质和淀粉等素食成分转化为脂肪,过多的脂肪堆积肝脏中,就形成了脂肪肝。由于喝酒也是引发脂肪肝的诱因之一,长期饮酒者即使只吃素食也很容易患上酒精性脂肪肝。
误区9:水果多多益善。新鲜水果富含水分、维生素、纤维素和矿物质,经常食用无疑有益于健康。然而,水果也并非越多越好。因为水果中含有一定量的糖类,长期过多进食可导致血糖、血脂升高,甚至诱发肥胖,因此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和脂肪肝患者不宜过多吃水果。我们应时刻考虑膳食热量过剩可能对健康带来的危害,应尽可能选用柑橘、梨等含糖量低的水果,且量不能太多,必要时以萝卜、黄瓜、西红柿等蔬菜代替水果;两餐之间饥饿时可进食水果,以减少正餐进食量。
误区10:脂肪肝肝功能异常,转氨酶升高者有传染性。不少人发现脂肪肝时,同时伴有转氨酶升高或其他肝功能异常,很多患者和家属都不无担心:我的病有没有传染性?搞清了脂肪肝的发病过程,就会明白,脂肪肝是由于脂肪过多沉积于肝细胞而非病毒性肝炎病毒所致,没有活的生物介入,因此没有可能会传染,这类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四、肝脏的日常保健
1.何物伤肝
我们都知道的不合理用药、酗酒、睡眠不足、喜食辛辣、过于劳累、暴饮暴食、过多食用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等等。但是大家可能忽视的有两点:
一是情志方面的,例如爱发火,我们中医讲是“肝阳上亢”或“肝火上炎”,《黄帝内经》说“肝为刚脏,喜条达而恶抑郁,在志为怒”,会诱发头晕头痛,口苦,巩膜充血;女性易生闷气,中医讲是“肝郁气滞”,导致乳房胀痛,消化不良,食欲减退,月经血块等。因家庭、社会因素而暴怒和郁愤,这对肝的损伤是巨大的。
二是滥用保健品,尤其是更年期妇女,没有辩证自行服用补肾药物,或服用成分不明,可能含有激素的保健品,诱发药物性肝炎,甚至自身免疫性肝炎。
2.日常护肝
①保持良好平和的心态,避免发火。这就需要有一个豁达的心胸,对什么事都看得开,遇事自然就不会发火了。
②起居有常,肝是藏血的器官,而夜晚11时到凌晨3时是肝胆经时间,可养肝血,若能准时就寝。获得适当充足的睡眠,血就能归藏于肝;如果你是“夜猫子”一族.肝血无法得到调养,肝火便容易上炎,便会产生口干舌燥等不适症状。过劳也会耗血损气而伤肝..适当的休息对肝病患者十分必要。
③饮食要清淡,常食五谷杂粮,减少膏粱厚味,避免辛辣食物,适当吃些蜂蜜类的食物。
④限制饮酒,在没有肝病的前提下,每天可饮用50毫升红酒,尽量不饮烈性酒。
⑤用药一定要注意合理,不滥用,如果要服用较多药物时,一定咨询专科医生,医生予以配制。
⑥每天坚持散步一小时,以疏泄肝内郁积,消除不愉快情绪。
3.护肝操:金鸡独立
现代肝郁的病人比较多,而且很快就能发展到“肝郁化火”的阶段,呈现出气血有热的症状,比如性格急躁、失眠、口苦、舌苔黄腻、眼睛白眼珠上发黄或血丝很多等等。金鸡独立,可泻肝火,对于肝火过旺所致的心烦易怒、失眠多梦,以及耳鸣耳聋,胁肋疼痛等症状,经常练习具有显著的疗效。
金鸡独立,是传统的一种健身方法。此功法是指单腿站立的一种武术姿势。这个名称来自清朝李汝珍所著《镜花缘》第七十四回:“我是‘金鸡独立’,要一足微长。”金鸡独立是传统武术中最常见的一种练功方法。例如太极拳中的金鸡独立,以及咏舂拳桩步的“独脚马”等,都是金鸡独立的一种变体。金鸡独立的做法很简单,适合一般体质的人来进行练习,对时间、场地、环境等都没有特殊的要求。具体做法如下:所谓金鸡独立,就是一个脚站立,另一只脚抬起,双手自然下垂,双目轻闭,站立3~5分钟,一脚站毕,换另一只脚,每天两次即可。金鸡独立虽然很简单,但是在练习时,关键是不要睁开眼睛。这样的操作原理在于:调节自己平衡的不是双眼和参照物之间的协调平衡,而是充分调动和刺激大脑神经来对整个身体的各个器官平衡进行调节。
4.护肝食谱(请结合辩证使用):
(1)茵阵蚬肉汤:绵茵陈30g,蚬肉g。煎汤饮用,(舰肉不可食用),有清热解毒祛湿之功效。
(2)二豆汤:将绿豆、赤小豆适量,清水洗净,放入瓦罐,加水适量,小火煎熬至糊状,加少量食糖搅拌均匀即可。晾凉后食之,清热解毒。
(3)泥鳅粉:用泥鳅若干条,放烘箱内烘干(温度在摄氏度为宜),以可捏碎为度,取出研粉。每次服9g,每天3次,饭后服用,适于瘀热证者。
(4)山楂鳖鱼汤:鳖1只(约g)去头、肠,连甲加生山楂30g,煎煮至肉烂熟后,去山楂,食肉饮汤,每周1次。适用于有瘀血者。
(5)田基黄煲鸡蛋:将田基黄50g用冷水洗净,和鸡蛋加清水适量同煎煮,蛋熟后再煮片刻(约5分钟),煎成1碗(约mL),饮汤吃蛋。每口1次,连服5—7天。有益阴护肝,清热解毒之效。
(6)猪肝粥:猪肝、大米各适量,先以鲜猪肝煮汤,汤成加大米煮粥即可食用。宜于肝病之气阴两虚者。
(7)黑豆田螺兔肉饮:大田螺10~20个,清水漂浸去泥,再用沸水烫死取螺肉,加黑豆60g,兔肉g,加清水适量文火馒24小时,下盐调味,饮汤或佐膳。能清肝解毒,健脾利水。
(8)苡米芡实乌龟汤:薏米30g,芡实50g,乌龟1只(—g),宰后去肠杂斩碎,瘦猪肉g,加水适量,炖至烂熟,下盐调味,饮汤或佐膳。能养肝健脾,滋阴祛湿。
点击页底的,可以听本期节目录音
节目预告??3月17日(周五)颈椎病的防治
嘉宾:医院康复医学副主任医师林金来
??3月21日(周二)世界睡眠日专题
嘉宾:医院心理卫生门诊副主任、副主任医师郑庆梅
??3月23日(周四)睡眠监测的意义
嘉宾: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陈锦泳
??3月24日(周五)糖尿病门诊
嘉宾: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李颖
??3月27日(周一)结核病宣传日专题
嘉宾:顺德慢性病防治中心结核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谢胜华
??3月30日(周四)慢阻肺的防治
嘉宾: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袁古治
??3月31日(周五)专科门诊
嘉宾:医院血液病学副主任医师杨斌
欢迎提交健康咨询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