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炎
1疾病定义胃炎(gastritis)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炎症,为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按临床发病的缓急,一般可分为急性和慢性胃炎两大类型;按病因不同可分为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应激性胃炎、自身免疫性胃炎等。急性胃炎根据其病理改变又可分为单纯性、糜烂出血性、腐蚀性、化脓性胃炎等,慢性胃炎根据其病理改变可分为非萎缩性、萎缩性和特殊类型胃炎三大类。
各型胃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主要依据胃镜检查。
2临床表现
1.急性胃炎
起病较急,临床症状轻重不一。
急性单纯性胃炎最常见,主要表现为上腹痛、腹胀、嗳气、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有沙门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毒素所致者,多伴有腹泻、发热,甚至脱水、休克。
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可有呕血和黑便。
急性化脓性胃炎则以全身败血症和急性腹膜炎为主要临床表现。
急性腐蚀性胃炎症状最为明显,表现为吞服腐蚀剂后口腔、咽喉、胸骨后、上腹部的剧痛,伴恶心呕吐,甚至呕血。唇、口腔、咽喉黏膜可产生颜色不同的灼痂,有助于各种腐蚀剂的鉴别。
2.慢性胃炎
不同类型胃炎的临床表现会有所不同,但症状缺乏特异性,且轻重程度与病变严重程度常不一致。部分患者可无症状。
(1)上腹痛或不适大多数胃炎患者有上腹痛或不适感。上腹部疼痛多数无规律,与饮食无关。疼痛一般为弥漫性上腹部灼痛、隐痛、胀痛等。
(2)上腹胀和早饱部分患者会感腹胀,尤其是餐后有明显的饱胀感。常常因为胃内潴留食物、排空延迟、消化不良所致。早饱是指有明显饥饿感但进食后不久就有饱感,进食量明显减少。
(3)嗳气、反酸、恶心有嗳气,表明胃内气体增多,经食管排出,使上腹饱胀暂时缓解。反酸是由于胃酸分泌增多所致。
(4)其他严重萎缩性胃炎患者可有消瘦、舌炎、腹泻;自身免疫性胃炎患者伴有贫血。
鉴别诊断:胃癌
出血和黑便是胃癌标志性的症状,易与胃炎混淆,医院做详细检查,搞清楚具体的病因,及时的治疗。
3诊断
急性胃炎依据病史、症状,诊断不难,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确诊需靠急诊胃镜检查。急性腐蚀性胃炎主要依据其吞服腐蚀剂的病史做出诊断。
鉴别诊断:胃癌
出血和黑便是胃癌标志性的症状,易与胃炎混淆,医院做详细检查,搞清楚具体的病因,及时的治疗。
3诊断
1.限制饮食,静脉补液或口服补液
急性期病情较重应禁食,使胃肠道彻底休息,依靠静脉输液以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病情较轻的患者,可饮糖盐水,补充水和盐,纠正水盐代谢紊乱。
2.流质饮食
稀饭或粥,应大量喝水,以避免腹泻造成脱水。增加液体摄入量,以弥补损失。液体中含有大量的糖和电解质(钾,钠),还可以帮助减少腹泻。
3.少渣半流食
流质饮食顺利过渡后,可改为低脂少渣半流饮食,仍应少量多餐,可每天5~7餐,开始时食物用量每餐不超过毫升为宜,以后逐渐加量。最好不用高脂肪、高糖及强烈刺激性的食品。禁食生冷食物。可选的食物有:鸡肉末、鱼肉、瘦猪肉末、虾仁、鸡蛋、脱脂奶、豆腐、胡萝卜、土豆、冬瓜、西葫芦、菜花、粥、龙须面、小面片、发糕、馒头等。
4.忌油腻饮食
避免油腻和柑橘类食物,可能会加重病情。呕吐后,不要立即喝水或饮料,等待至少半个小时候,才频繁的小口摄入少量液体。
在急性肠胃炎症状消失后,患者才可以在饮食中加固体食物。胃肠炎的症状一般在2天内消退。不建议在患病期间吃大餐,因为胃还不能够适当的消化固体食物。重要的是每天频繁的吃小餐。在经过10-15天后,患者可以吃煮熟的蔬菜,水果和少量低脂肪饮食。
编辑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