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我叫叶天龙,是一名年轻中医医生。因为年轻,常常被患者看轻或不信任。
缘起
那时候我在体制内上班,有一天门诊来了一个50岁的“焦虑、急躁”的女患者,上级医生告诉她推荐一个技术不错的医生(就是我~得意ing)给她治疗,看到我之后,一脸上当受骗+不信任+上了贼船的感觉。
为啥呀,因为我年轻呗。
哎,年轻医生伤不起啊!啊!啊!
病史概要如下:
刘某,女,50岁。因“头痛伴双侧足三里疼痛数月”来诊,患者两侧太阳穴附近疼痛,以胀痛、跳痛为主,夜间加重(1-3点),影响睡眠,左肩背部放射性疼痛,耳鸣,晨起头昏,恶心,口苦,口渴喜热饮,时有胸胁不适,易急躁,饮多食多则胃胀,晨起腰部不适,活动则好转,胃纳尚可,大便每日1次,质地粘,夜尿多,稍有盗汗,自觉有时冷有时热,怕风,时有眼胀,舌淡红苔薄白腻,脉弦。
患者内心OS:好嘛,反正治疗费都交了,也退不了,那就试一试吧。
当时患者有以下这么几个主要诉求:
1.双侧足三里穴附近酸胀疼痛(左侧尤甚),活动后无明显加重或减轻;
2.两侧太阳穴附近疼痛,疼痛性质为胀痛、跳痛,每逢夜间1点到3点加重,影响睡眠;
3.左肩背部放射性疼痛。
接下来就是出方案了这还不简单?一般人的话,来来来,阿是穴扎起来,插秧插起来。但毕竟我大学读的3班,不是1班(般)的人,必须不能跟别人一样,是吧。
恩,想想,想想,怎么能出效果怎么来。
1.先来解决足三里疼痛。内经里不是有种取穴原则叫“巨刺”吗——“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不是有“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吗——“气反者,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中,旁取之。”
来一发,试试也不花钱!于右侧手三里附近寻找压痛点,并对压痛点进行按揉约30秒,患者觉左侧足三里疼痛减轻,于是于压痛点下针,针下痛减七八成(双侧足三里疼痛皆减轻,左侧减轻尤为明显)。
这么一来,效果出来了,也总算取得了一些信任,接下来就简单了,如法炮制,针左侧手三里,双侧足三里疼痛再减,基本无碍。
2.解决左肩背部放射性疼痛。
来,先看看引起左肩背部放射性疼痛的可能有哪些肌肉?
a.斜角肌,斜角肌后束痉挛或损伤可引起肩背部放射性疼痛,斜角肌中束痉挛或损伤还可致上肢麻木、酸、胀、痛;
b.菱形肌,大小菱形肌痉挛或损伤可致肩胛骨附近尤其是肩胛间区疼痛;
c.斜方肌,斜方肌作为颈背部比较大的肌肉,承受着头、颈及上肢负荷,其上中束痉挛或损伤可致颈肩背疼痛及头颈部活动受限。
那么,也试试看?经过对左侧上述肌肉的起止点作徒手手法处理后,患者左肩背部放射性疼痛基本解决。
(斜角肌)
3.尝试解决两侧太阳穴附近疼痛。恩,
戴九履一,
左三右七,
四二为肩,
八六为足,
五居中央。
恩是的,用的脐针(后天八卦为主),头的问题可以取离位,两侧太阳穴附近属少阳,加之耳鸣、晨起头昏恶心、口苦、时有胸胁不适亦属少阳,可落脏腑于胆,即巽位。患者口渴喜热饮,饮多食多则胃胀,晨起腰部不适,大便质地粘,夜尿多,提示有湿,可落脏于脾、肾,即坤、坎位。
综上,脐针取巽离坤+坎,即健脾三针+坎。收获良效,头痛若失。
已取得患者信任,中药当然也可以来一发,进一步加强疗效。患者明显为少阳证夹湿,方柴苓汤易生姜为干姜加龙骨牡蛎磁石*3剂。
(柴苓汤)
综合治疗4日后,诸症愈。
所以呀,年轻医生要获得患者的信任,
无他,用疗效说话。
我就是那位用疗效说话的年轻医生啦~哈哈哈
广告一波~
叶天龙医师
采菽医师团队个人简介
学历:
上海中医药大学硕士
经历:
执业中医师
简述:
用疗效说话的年轻医生。师从上海中医院魏华凤老师。临床尤其擅长以灵枢、易经八卦等古法针灸以及徒手手法结合经方治疗各种疼痛。兼治其他常见病症,以及调理人体亚健康状态。
专长:
神经、运动系统疾病:
如偏头痛、失眠、面瘫、面神经痉挛、三叉神经痛;肩周炎,膝关节炎、颈肩腰腿痛、坐骨神经痛(轻症)、落枕、急性腰扭伤、踝关节扭伤、网球肘、腱鞘炎等。
内科疾病:
如外感发热、咳嗽、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咽喉炎;慢性胃炎、慢性胆囊炎、功能性便秘、痔疮;单纯性肥胖、痛风等。
妇科疾病:
如痛经、月经不调等。
亚健康状态:
如口苦、咽干、眼干不适、迎风流泪、自汗、盗汗、疲劳、怕冷等。
7月24日起,叶天龙医师会在每周二、周四下午(13:00-16:30)和晚上(17:00-20:30)以及周六下午(13:00-16:30),坐诊采菽中医门诊部。欢迎预约!
上海采菽中医门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