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牡蛎副溶血性弧菌阳性率25,易诱发急

华声在线2月26日讯(全媒体记者黄亚苹通讯员化曼村)日前,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食品检测中心从宁海牡蛎采收点和各大城乡菜场随机购买了16份牡蛎,依据国标GB.7—检测牡蛎中副溶血性弧菌的阳性情况,检测结果显示,整体样品的阳性率为25%,菜场所售牡蛎的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更高。据了解,在8份来自牡蛎采收点的样品中,1份检出副溶血性弧菌,阳性率为12.5%;而在8份菜场购买的样品中,检出副溶血性弧菌样品3份,阳性率为37.5%。牡蛎所含副溶血性弧菌阳性指数偏高,说明生食牡蛎并不安全。工作人员还将检出副溶血性弧菌的样品分别取30克左右放入3种准备好的蘸料汁中约30秒(牡蛎整只浸没),再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经蘸料浸泡的牡蛎与未浸泡相比,杀菌效果最好的为青芥辣,其次是醋,辣酱杀菌效果最差。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嗜盐性细菌,存活能力强,在抹布和砧板上能生存1个月以上,此菌对酸和温度敏感,在90℃的水里持续一分钟就会死亡。生食海产品、烹调海产品时未烧熟煮透以及熟食制品因保管或操作不当被污染易引发副溶血性弧菌中毒,常见症状为急性肠胃炎,严重者可发展至脱水、休克甚至死亡。宁海县食品检测中心提醒广大消费者,牡蛎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较高,也会携带诺如病毒和霍乱弧菌等病原体,所以尽量不要吃生牡蛎。将牡蛎蒸熟煮透后,可杀死副溶血性弧菌。另外,选择肉质饱满、色泽鲜亮、气味清香的牡蛎,如出现肉质塌陷、异味应弃购。牡蛎性寒、嘌呤含量较高,有肠胃炎或痛风患者应尽量少食。牡蛎营养丰富,也容易滋生微生物,最好低温密封保存并尽快食用。免责声明:华声在线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文章仅是作者个人观点,不应作为投资依据。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部分文章是网络作者投稿发布,版权归投稿作者所有。作者应对文章及图片的真实性及版权负责。一旦因此引发版权纠纷,权利人提出异议,华声在线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删除相应内容。侵权责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担,如由此造成华声在线损失,投稿者应承担赔偿责任。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改成

)qq.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xweiyana.com/myjy/265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