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室,
医院最忙碌的地方之一,
医院的输液室,
更是常常人满为患。
最近,随着气温骤降,
感冒的人数急剧上升。
感冒咳嗽去找医生看,
医院,
还是路边小诊所,
很多医生就直接说:
输液吧!
不管是在患者印象里还是医生处方中,
输液真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了。
几年前,曾有权威数据显示,
我国一年医疗输液亿瓶,
相当于13亿人每人每年输液8瓶。
远远高于国际上2.5至3.3瓶的平均水平!
然而,在这种“输液成风”的大环境下,
武汉有一位老专家,
却将“不给门诊患者开输液处方”
当作红线坚守了22年……
而且,在不让患者输液的情况下,
他总是用很少的钱将患者的病治好了。
这位专家,就是
医院呼吸内科陶晓南教授
在很多武汉人眼中,
他是“大咖专家”,
是药到病除的“神医”。
陶教授真的能做到门诊处方“零输液”吗?
医院门诊办,
记者调取了他近3年来的
数千张门诊处方存档,
按月逐条查询,结果令人震惊!
三年仅开一张门诊输液单还是“不得已为之”自年以来,他仅仅于今年3月8日开出过一张门诊输液处方。虽然时间过去了大半年,陶晓南教授还记得这张打破“零记录”的处方单,笑称当时是“破例为之”。
陶晓南回忆,3月8日下午,一位患者提出要开4天门诊输液。根据其症状和检查结果,他判断该患者患有支气管炎,肺部合并轻微感染。他倾向于选择口服抗生素治疗,但该患者前一天已通过别的医生开始接受静脉输液治疗,只因当时没有拿到足够的药,这才找他补开一张处方。考虑到这位患者已经开始输液治疗,在不违反治疗基本原则的前提下,陶晓南教授开出了近3年来唯一一张门诊输液处方。
他不仅自己几乎不开门诊输液处方,还这样去教导他的学生。
劝退输液患者成家常便饭女白领要求门诊输液被拒从年开始坐专家门诊以来,他劝退了很多主动要求输液的患者,治疗效果却有口皆碑。
11月15日,记者曾陪同陶晓南教授坐诊。他当天接诊27位患者,仅对3人开出口服抗生素,没有一例门诊输液。
几天前,29岁的白领孙宁来到医院呼吸内科,找陶晓南教授复查。与首次就诊相比,她的咳嗽症状明显缓解。陶晓南教授叮嘱她平时多观察,注意不要受凉,避免刺激呼吸道黏膜。
“我之前咳了3个月,药吃了不少,但一直好不了。”孙宁告诉记者,患咳嗽前,她因受凉感冒,拖了半个月才治疗,感冒症状很快好转,但咳嗽一直断不了根,尤其是晚上咳得整夜睡不着。医院就诊,有的医生说是哮喘,有的医生说是上呼吸道感染,吃药、输液都试过,病情就是不见好转。
陶晓南教授查看孙宁的X光片、血检结果,均未发现异常,判断她是典型的感冒后咳嗽,并开出处方——多休息、多喝水、按时服用止咳药。
“咳了这么久,不打针能好吗?”孙宁不放心,提出打几瓶吊针,以求“好得快点”。陶晓南教授回答:“感冒后咳嗽很常见,打再多消炎针都没用。”
陶教授经常对年轻医生们说:“你们的手一抖,患者大几千块钱就没了。医生不光要有医术,更要有医德,这样的医学才有温度和未来。”
输液病好得快是错的!
“以为输液病就好得快,是治疗误区。”陶教授向记者解释,人体血液内的抗生素浓度只有达到一定水平,才有足够威力与细菌对抗。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时使用较多的头孢、青霉素类抗生素,都属于“时间依赖型”抗生素,在人体内代谢很快,需要每天滴注2至4次,才能维持血液内的药物浓度,而门诊输液一天一针,药物浓度较难维持。“打个比方,抗生素进入体内准备和细菌作战,但后备军跟不上,连续反复几次后,不但没有消灭细菌,反而培育出更难对付的耐药菌。这也是很多人反复输液,但病情难以好转的原因。”
当心!输液有危害!
专家认为,输液是各种给药方式中危害最大的。我们习以为常的输液在医学上属于侵入性操作范畴,等于一次小手术。
据了解,输液是引发药物不良反应最主要的因素,我国每年因不安全注射导致死亡的人数超过39万人。
“输液被严重滥用,医患双方都有一定责任。”陶晓南教授直言不讳地说,一方面,很多患者误以为打针比吃药治疗效果好,却不了解滥用输液的风险,常常主动要求输液;另一方面,出于利益驱动,医院和医生选择迎合患者要求,甚至主动热衷开输液处方。
53种不需输液疾病清单
内科
1.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病毒性咽喉炎;
2.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体温38℃以下;
3.支气管扩张无急性炎症者;
4.支气管哮喘处于慢性持续期和缓解期;
5.肺结核(播散型肺结核除外);
6.间质性肺疾病无明显呼吸窘迫;
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
8.无并发症的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风疹;
9.高血压亚急症;
10.慢性浅表性胃炎;
11.无水、电解质紊乱的非感染性腹泻;
12.单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13.轻度结肠炎;
14.无并发症的消化性溃疡;
15.具有明确病因的轻度肝功能损害;
16.多次就诊未发现器质性病变考虑功能性胃肠病;
17.急性膀胱炎;
18.无合并症的自发性气胸;
19.单纯的房早、室早;
20.无急性并发症的内分泌代谢疾病;
21.无特殊并发症的老年痴呆、面肌痉挛、运动神经元疾病、多发性抽动症、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症、偏头痛;
22.癫痫(癫痫持续状态、癫痫频繁发作除外);
23.无特殊并发症的脑血管疾病的一、二级预防(脑血管疾病的非急性期);
24.无特殊并发症的肾性贫血、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
外科
1.体表肿块切除术后;
2.轻症体表感染(无发热,血象正常);
3.轻度软组织挫伤;
4.小型体表清创术后;
5.浅静脉炎;
6.老年性骨关节炎;
7.非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和椎管狭窄症;
8.闭合性非手术治疗的四肢骨折;
9.慢性劳损性疾病;
10.慢性膀胱炎;
11.慢性前列腺炎;
12.前列腺增生;
13.无合并症的肾结石;
14.精囊炎;
15.急性鼻炎、各类慢性鼻-鼻窦炎、过敏性鼻炎、急性鼻窦炎无并发症者;
16.急性单纯性咽炎、慢性咽炎、急性单纯性扁桃体炎;
17.急性喉炎(重症除外)、慢性喉炎;
18.急慢性外耳道炎、急慢性中耳炎无并发症者、外耳道湿疹、鼓膜炎。
儿科
1.上呼吸道感染:病程3天以内,体温38℃以下,精神状态好;
2.小儿腹泻病:轻度脱水可以口服补液者;
3.毛细支气管炎:轻度喘息者;
4.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无发热、精神状态好,血象不高者。
妇科
1.慢性盆腔炎;
2.慢性子宫颈炎;
3.无症状的子宫肌瘤;
4.前庭大腺囊肿;
5.阴道炎、外阴炎;
6.原发性痛经;
7.不合并贫血月经不调。
事实上,
“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静滴”
是世界卫生组织的用药原则,
在许多发达国家,
输液是迫不得已才使用的“最后方式”。
陶晓南教授表示,解决过度输液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转变医患双方的用药观念,从制度上、技术上实现合理用药。“不管怎样,医生心中一定要有病人,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风险,也应该考虑周全,不该开的药坚决不开。”他说。
本文文字、图片及视频均摘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创作,不代表本白癜风根治的方法重庆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