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炎(acutegastritis)是指各种外在和内在因素引起的急性广泛性或局限性的胃黏膜急性炎症,若合并肠道炎症则称急性胃肠炎。急性胃炎临床表现因病因不同而不尽相同,大多因急性应激、药物、缺血、胆汁反流和感染、饮食不当,如暴饮暴食或酗酒(特别是烈性酒)或摄入不洁食物而引起,一般在食后的24小时内发病。病人有上腹部疼痛、腹胀,重者可有发热、失水,甚或酸中毒而休克。
临床上将急性胃炎分为急性单纯性胃炎、急性糜烂性胃炎、急性化脓性胃炎、急性腐蚀性胃炎四大类,以前两种较常见。急性单纯性胃炎(acutesimplegastritis)是临床常见多发病,一般短期可以治愈,少数可留有后遗症。
发现此病后,在短期内应给病人禁食或给予流质饮食,并按医嘱及时用药。如呕吐频繁,且有脱水时,医院静脉输液,补充水分和营养。并视患者失水的程度,确定补液量,需严密观察患者尿量,皮肤弹性,呼吸深度及肺部情况。还需注意患者的体温、脉搏、血压、吐物、泻物。如果疑为食物中毒者,应收集排泄物,以鉴定毒物的性质。
急性胃炎患者须及早治疗。轻症者,禁食1-2餐;呕吐频繁或病情较重时,应禁食1-2日,给予糖盐水,以补充营养和水份;病情好转后给予流质饮食,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预防: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加强饮食卫生管理,勿暴饮暴食、慎用损害胃粘膜的药物、节制饮酒,不吃对胃有刺激的或不新鲜的食物。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