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奶叔网上冲浪的时候,瞅见一个宝妈的帖子:
我们家孩子才4岁,最近饭前饭后老说肚子疼,有时候还会吐饭。刚开始以为是肚子里有蛔虫,买了驱虫药吃,但是驱了几次没啥效果,医院检查竟然说是胃炎。看到结果,宝爸宝妈们脑子里是不是装满了“问号”:
胃炎不是“成人病”吗?
咋小孩子还会“中招”?
今天奶叔就来和大家详细聊聊?胃炎?,看看它是怎么找上孩子的。
胃在哪儿就不用奶叔介绍了吧,那胃炎到底是什么?
其实就是胃黏膜上出现了炎症。
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按照临床发病的缓急可以分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等。
急性胃炎
这种胃炎按照字面理解就是“发病突然”,又分为急性单纯性胃炎、急性糜烂性胃炎、急性腐蚀性胃炎和急性化脓性胃炎4种。
宝爸宝妈们毕竟不是专业学医的,仔细区分这几种类型可能有点困难,但可以了解孩子得了急性胃炎会有啥症状。
一般来说孩子可能会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食欲下降不想吃饭,严重的话可能还会呕血。
当发现自家娃出现这些情况时,咱家长们就得重视起来了。
慢性胃炎
和急性胃炎相对应,慢性胃炎是胃部的慢性炎症。
这种胃炎根据不同的诊断方法还可以分成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胆汁返流性胃炎等。
如果孩子得了这种胃炎,主要是肚脐周围或上腹部会长期间歇性疼痛。
聊完分类和可能出现的症状,奶叔再给大家说说胃炎是怎么“缠上”孩子的。
过敏
如果孩子对某种食物过敏,可能会引起胃黏膜发生糜烂,形成急性胃炎。
怎么办?
最好的方法就是做过敏原检测,让孩子赶紧停止食用引起过敏的食物,同时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抗过敏治疗。
偏食挑食
这一点比较好理解。
当孩子养成长时间偏食挑食、贪吃零食,或者饮食不规律的习惯,那他的胃就不能很好地休息。
这样下去胃液的分泌规律会被打破,胃炎也就更容易“找上门”。
这条别说孩子了,大人们也经常犯啊。所以我们平时要给孩子做个好榜样,一起规律饮食,少吃点没营养的零食。
药物
这里奶叔给大家简单举个例子:有些孩子感冒好了以后,没多久会出现恶心、胃不舒服的症状。
这种情况多数是感冒期间吃某些药导致的,比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等。
这些药物可能对孩子的胃黏膜有损伤,严重点消化道还可能出血。
这就需要家长们不给孩子乱吃药,而是听从医生的专业指导。
最后奶叔要重点说说幽门螺杆菌感染,这是引起慢性胃炎最主要的原因。
幽门螺杆菌,这是一种寄生在胃里的细菌。根据新华社发布的消息,中国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大约是50%。
虽然大部分孩子感染幽门螺杆菌后没有明显症状(少部分会恶心、呕吐,或者返酸水),但这会影响免疫系统。
▲图片来源:新华社
那孩子是怎么感染上幽门螺杆菌的呢?
主要途径还是来自家庭成员。打个比方:如果大人胃里有幽门螺杆菌,又用嘴嚼烂食物喂给孩子,那这种细菌就会跑到孩子的胃里,让孩子得胃炎。
所以奶叔在这里给宝爸宝妈们提几条小建议:
?碗筷要勤消毒,最好实行分餐制;
?不要口嚼食物喂给孩子;
?培养孩子正确的漱口和刷牙方式,并定期带去检查牙齿;
?饭前便后认真洗手,防止病毒、细菌及寄生虫的感染;
俗话说,啥事都重在预防。
那如果孩子频繁出现肚子疼的状况时,家医院检查,排除胃炎。
奶粉们,你们有过胃疼的经历吗?留言告诉奶叔吧~—END—我是荷兰奶叔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