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卫视《大医本草堂》节目播出以后,深受观众朋友们的喜爱。很多人看了我们的节目之后,没有记住,或者说想要提前了解专家在节目中介绍的小方子、推荐的养生小妙招。别急,接下来一一为大家道来。
今天这期节目的专家比较任性,在节目一开场就大展身手,为大家带来了自己做的4道小菜,有炒青菜、凉拌木耳、辣炒螃蟹和虎皮青椒,都特别的美味。我们的嘉宾还现场品尝了这四道美食。
但是有些人可能就有疑惑了,螃蟹是寒凉的,辣椒又辛辣,那吃得这么寒凉、这么辣,真的不会刺激到胃吗?这么吃会不会对胃不好?这其中又有什么奥秘呢?
今天《大医本草堂》特邀请到北京中医院脾胃病科及内镜中心,王再见主任,为我们打响美食保卫战,讲解糜烂性胃炎相关的疑难杂症。
▼
北京中医院
脾胃病科及内镜中心主任医师
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委员
北京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学会委员
如何化解饮食禁忌
?
●
○
相信不少人看了王主任带来的四道菜,会有很多疑问,而王主任也在现场做出了讲解,告诉大家如何化解饮食禁忌。
大家都知道,螃蟹在传统的中国食品里面,属于寒凉一类的,对于脾胃虚寒的人来说,还是要尽量避免食用过多。木耳通常被认为是活血化瘀、有降脂的作用,血瘀的病人可以多吃。百合有安神、疏肝的作用,肝郁气滞的病人可以吃一些。而对于辣椒,胃火比较大的人应该少吃。
事实上,在说到这四种食物的时候,并不是完全绝对的。在食用的时候可以综合一下,比如脾胃虚寒的人想吃螃蟹,可以用生姜、辣椒作为配料,这样就完全可以尝试了,当然量不能过多。
同样的道理,如果胃火比较大,容易长痘痘、长斑的人,想吃辣椒的话,可以加一些寒凉的方式,佐治一下,那想要尝试也并无不可。
美食虽好,但是您还是要控制这个量。目前患有胃肠疾病的人越来越多,特别是慢性胃炎。而且很多患有糜烂性胃炎的人却对这种疾病的危害并不是十分了解,实际上长时间的慢性炎症刺激,不仅降低生活质量,还会给自己造成了后续潜在的风险。
所以,我们要深入敌人内部,了解敌人,才能消灭敌人。那我们目前面临的敌人糜烂性胃炎到底是什么呢?它又有哪些症状呢?
引起糜烂性胃炎的原因
?
●
○
糜烂性胃炎:急性和慢性原因引起的胃粘膜炎症,其特征是在胃粘膜表面上形成小缺陷(糜烂)。
它不同于在充血(发红)和炎症的背景下存在多个粘膜区域受累及的单纯性胃炎。这是比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更严重的胃粘膜损害和炎症。如果进入胃腔内的食物不易消化或存在刺激性,可能会导致胃部出现急性疼痛。
它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治疗时间较长,比其他类型的胃炎更难治愈,部分情况下可能会导致胃出血。
糜烂性胃炎的症状:恶心,呕吐和上腹部不适,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隐痛、食欲减退、餐后饱胀、反酸等。患者可有贫血、消瘦、舌炎、腹泻等,个别病人伴黏膜糜烂者上腹痛较明显,并可有出血
糜烂性胃炎的危害
?
●
○
糜烂性胃炎对人体胃肠道带来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它会通过糜烂性胃炎患者本身胃粘膜损伤面积的扩大,最终导致糜烂处发展成为溃疡。这种痛苦可能只有得过糜烂性胃炎的人才会真正的感同身受。
对于患有糜烂性胃炎的人来说,其危害性切不可忽视,主要是因为糜烂性胃炎患者本身胃粘膜损伤面积已经偏大,致使胃体失去保护层,胃酸进一步伤害胃体基层组织,导致糜烂处发展成为溃疡。
患者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治疗和调理,很容易导致病情急速恶化,致使胃肠道黏膜下层受到严重损伤,甚至还会将黏膜层穿透,导致胃穿孔、胃出血,甚至危及生命。
糜烂性胃炎的预防方法
?
●
○
糜烂性胃炎常见的类型有很多,中医将它分为四种常见证型。我们在节目中看到了四个舌头的图片,不同的舌头代表着糜烂性胃炎的不同类型。这四种证型分别是瘀血阻络、热伤胃络、肝气犯胃和脾气虚损。
实际上,生活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是潜在的糜烂性胃炎人群,对于这些人群,我们有什么好的预防方法吗?王主任提示大家,不同体质的人,预防糜烂性胃炎的方法是不一样的。
1.瘀血阻络(血瘀)代茶饮
食材:红花,佛手,香橼
2.热伤胃络(胃火)代茶饮
食材:丹皮,芦根,栀子
、
3.肝气犯胃(肝郁)代茶饮
食材:玫瑰花,玳玳花,陈皮,青皮
4.脾气虚损(脾虚)代茶饮
食材:山药,红景天,白扁豆
缓解糜烂性胃炎四大穴位
?
●
○
在节目的最后,王主任也带来了一些预防糜烂性胃炎的小妙招。对于糜烂性胃炎的这四种症状,王主任分别给大家介绍了一个穴位,可以缓解症状。
1.瘀血阻络(血瘀),血海穴
血海穴是脾经所生之血的聚集之处,具有促生新血、补血养血、引血归经之效,为治疗血症的要穴。
2.热伤胃络(胃火),合谷穴
合谷穴具有镇静止痛、清热解表、通经活络的功能。合谷穴很容易找到,而且操作简单,日常生活中随时可以进行自我点揉。
3.肝气犯胃(肝郁),太冲穴
经常揉按太冲穴,可为心脏供血,对情绪压抑、生闷气后产生的反应,有疏泄作用。配合太冲穴向行间穴方向推,还可以起到消除肝脏郁结的作用。
4.脾气虚损(脾虚),三阴交穴
按揉三阴交穴,可以有效排除体内湿气、浊气,调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
每日18:00
会定期更新山东卫视《大医本草堂》
当天的节目中的小妙招
请大家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