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妈妈重返职场,如何做到上班喂奶两不

产假再长也有结束的那一天,这是很多职场妈妈逃不开的“魔咒”,每到这个时候,妈妈放不下怀里的娃娃、孩子似乎也离不开妈妈。所以,经常收到过很多妈妈的求助:

要背奶,办公室没冰箱怎么办?能不能用背奶包?

背奶的奶瓶用什么材质比较安全?

在公司吸奶,怎么刺激奶阵?如何判断吸出了奶阵?

......

背奶,这个看起来就不简单的一件事,实际操作起来需要注意的细节更多,今天,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份实用的背奶攻略,为职场妈妈保驾护航。

准备合适的背奶工具

01

吸奶器

吸奶器有多种类型,挑一款适合自己的吸奶器,可以大大提高吸奶的效率,大家可以根据使用目的和使用频率选择。

吸奶器从功能来看一般分为手动吸奶器、单边电动吸奶器、双边电动吸奶器、医用级电动吸奶器,下面对比一下各自的优缺点:

建议尽量挑选有模仿宝宝的吮吸刺激奶阵模式的吸奶器。

02

吸奶器喇叭罩尺寸的选择

吸奶器的喇叭罩也有大小区别,妈妈要根据自己乳房的大小挑选合适的喇叭罩。

一般来说,吸奶器罩杯尺寸合适大小应该是乳头跟罩杯壁之间有1-2mm的空隙,有一小部分乳晕吸入到了罩杯当中,大部分乳晕在外面。

如果吸奶器罩杯太小,妈妈的乳头在内壁反复摩擦容易造成乳头疼痛皲裂。而吸奶器罩杯过大,妈妈的大部分乳晕被吸入罩杯,容易造成乳晕水肿同时吸奶器吸力不足吸奶效果不好。

每个妈妈的乳头大小是不一样的,甚至左右乳头大小也不一致,因此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喇叭罩尺寸。

03

储奶容器的类型

储奶瓶:优点是可以反复使用。玻璃类奶瓶比较重,容易碎;塑料类奶瓶其优点是质轻,方便携带。

储奶袋:背回家的奶是用于冷藏后短期内给宝宝吃,不推荐使用储奶袋。如果是要长期储存冻奶,储奶袋可以减少储存物的体积。

注意选择储奶瓶和储奶袋时,要选择玻璃或聚丙烯材质的,避免选择含有BPA的储奶袋容器,因为研究发现它会在高温加热时渗入乳汁,对婴儿的健康造成风险。

04

背奶包

蓝冰是一种高效的蓄冷/热的设备,冷冻之后蓝冰就是优质的冰源,可以起到冷藏的作用。市面上比较常见的背奶包都是内置蓝冰冰盒。

在家和单位时都把蓝冰放冰箱里冷冻,回家途中把母乳瓶/袋放在有蓝冰的背包里,不用担心在路上的几个小时会让母乳变质。

05

其它

额外的根据自己的需求还可以准备微波炉消毒袋、免手扶文胸、哺乳巾、溢乳垫以及数张你家萌宝的照片或者视频。

制定合理的吸奶时间

宝宝一直以来都是喝母乳,突然换成用奶瓶喝奶,可能会感觉到差别而不接受奶瓶。这时,需要有一个提前适应的过程。

上班前的2-3周就可以开始在家建立,每天额外使用吸奶器吸奶1-2次,抱着积少成多的理念去吸,不要太有压力。妈妈可以提前和吸奶器“磨合”,让乳房提前适应。等到正式上班时,家里有存货,才能让妈妈不焦虑、宝宝有奶吃。

学习正确的手挤奶方法,推荐马麦式手挤奶法,突发状况时可使用手挤奶缓解乳房肿胀,避免乳腺炎的发生。电动吸奶器结合手挤奶的可增加乳汁量。

参考科普??:徒手挤奶马麦式技巧

产假结束前一周调整喂奶及吸奶时间,以下为建议上班吸奶时间表:

1、早晨出门前先亲喂宝宝或早到公司在开始工作前先吸奶。

2、上午利用工作空挡吸奶一次。

3、午休时间。

4、下午利用工作空挡吸奶一次。

5、下班后先吸奶再回家或下班到家后马上亲喂宝宝。

妈妈一天的吸奶计划主要是根据妈妈离开家的时间长短来安排,上班背奶的妈妈大多数已经是产后5-6个月,可以3-4小时或乳房胀奶明显时吸。

例如安排在早上10点多吸一次,中午吃完饭以后12点多吸一次,下午3~4点钟吸一次,回家前吸或回家后立即哺乳,夜间及休息日按需哺乳,这样可以保证白天吸奶3-4次,回家后继续亲喂宝宝。

吸奶过程

01

吸奶的流程

1、先寻找合适的吸奶场地,舒适隐秘的吸奶空间,可让妈妈心情放松,促进排乳反射,让吸奶更有效率。

2、吸奶前先正确的洗手,不必清洗乳房和乳头。确保吸奶前的组件和存储容器清洁。

3、吸奶时合理调节负压,应从最小的负压开始逐渐增加,妈妈可以感受到有力而无痛的牵拉感。合适的负压(吸力)和较快速度的模式开始(刺激奶阵模式),排乳反射(奶阵)出现后切换为吸奶模式,这样更接近生理吸吮模式。

02

吸奶时间和注意事项

吸奶器的负压并非越大越好,有的妈妈说吸奶器负压越大吸出的乳汁越多,痛一些也没有关系。事实上这样不仅不能提高产奶量,还容易造成乳晕和乳头损伤。当感受到疼痛的时候请立刻停止。

通常单边吸奶总共20-30分钟左右,双边吸奶每次10-15分钟左右。

03

为何有时候吸奶器吸不出奶?

原因是妈妈没有刺激出排乳反射,其实吸奶器吸奶的原理,跟宝宝吸奶的原理是一样的,就是刺激出奶阵才有大量乳汁流出,所以妈妈先想办法刺激出奶阵来再吸奶。

但如果妈妈吸了几分钟,发现还是吸不出奶来,得重新停下来,重新切换为按摩模式,或者改用别的方法刺激奶阵,重点是妈妈要放松。

一般在开始抽吸后不久便会发生射乳,但若没有发生,可尝试:

1、吸奶前先轻轻按摩乳房

2、吸奶前用温热毛巾热敷乳房

3、吸奶前喝杯温水或热饮,补充小饼干等食物

4、吸奶过程中翻出宝宝的照片、视频或者给宝宝连线交流

5、可以听自己喜欢的音乐、视频、综艺节目等

吸奶器挤出的乳汁量≠实际奶量,背奶期间会有很多原因导致背奶量有波动。当背奶量直线下降or低于平均量太多,那么可能需要找找原因。

收集和储存乳汁

1、一天当中的多次吸奶,可以放在同一个储存瓶或储奶袋,但新吸出的奶要先放在冰箱冷藏至少1个小时,才能倒入同一天内已经冷藏的旧奶中。因为,同温度的才能混合。

2、别将储存容器装满,因为奶水在冰存后会膨胀,所以要预留些空间。

3、把储奶瓶或储奶袋写上日期时间。

4、放到冰箱的冷藏室里,尽量放在靠里面的位置。

5、不建议直接在单位就把吸出来的乳汁冷冻,因为冻乳带回家的路上就可能部分融化,而融化了的乳汁是不建议再次冷冻的。

如何清洁消毒吸奶器?

吸奶器最重要的是清洁,而非消毒。

每次吸奶后,储存乳汁的容器以及吸奶器收集乳汁的部件必须完全分开,用热水浸泡清洗或者冲洗。可以用洗碗机清洗,也可使用微波炉消毒袋消毒。

清洗后一定要风干并在干燥条件下保存。不推荐用化学消毒剂,避免使宝宝暴露在不充分漂洗的容器以及化学消毒剂的风险之下。

吸奶器可以不用消毒,但如果妈妈实在想消毒,一天消毒一次就足够了。

转运回家

离开公司前,把冷藏的奶和蓝冰取出放到冰包里,就可以把母爱背回家了,路上尽量避免剧烈晃动奶瓶就行。

如何储存和加热乳汁?

北美母乳库协会提供的母乳储存指南,足月儿(HMBANA,):

母乳的解冻方式:

1、宝宝可直接饮用凉的、室温或温热的母乳。

2、冻奶可放进冰箱冷藏层过夜解冻。

3、将母乳储奶瓶或储奶袋置于流动温热水龙头下,轻轻摇晃回温,避免热水碰到储奶瓶或储奶袋的封口。

4、将母乳储奶瓶或储奶袋置于热水中回温。

勿用微波炉直接加热解冻母乳,因为微波炉加热后的母乳可能受热不匀,局部温度过高的母乳可能烫伤宝宝,并且微波加热方式也会降低免疫因子活性。解冻后的母乳可放在冰箱冷藏24小时,不可再冷冻。

当宝宝不接受奶瓶时的小方法

1、尝试不同类型、不同材质的的奶瓶和奶嘴;

2、提前把奶瓶给宝宝当「玩具」,让宝宝熟悉它;

3、可以尝试不同的角度瓶喂,瓶喂的人可以是妈妈或者家人;

4、喂奶时机应当避免宝宝心情烦躁和饿极了的时候。

5、奶瓶不是唯一的工具,可以选择的还有很多,例如:杯喂、勺喂等。

刚开始上班的头几天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宝宝与你长达几个月的陪伴,因为妈妈突然上班带来了新的挑战,我们需要给妈妈与宝宝一点点时间接受并适应,要相信自己和宝宝适应并接受新的调整,一起共同地度过分离焦虑期。

分离焦虑的表现大多在妈妈开始回归职场时出现,在上班前妈妈可以偶尔出门逛个街、看个电影、和闺蜜约个下午茶,让宝宝和照顾者提前适应。平时妈妈也可以和宝宝在家玩些小游戏:捉迷藏(妈妈躲,照顾者抱着宝宝找妈妈)。

上班背奶就是母婴分离期间维持泌乳的过程,背奶过程是辛苦的,希望每位妈妈背奶顺利。如果您有更多的母乳喂养问题,建议咨询专业的泌乳顾问。

参考文献:

1.UpToDate患者教育:抽吸母乳(基础篇)

2.[美]丽贝卡?曼内[加]帕特里夏?J.马滕斯[美]玛莎?沃克泌乳顾问核心课程(第三版)[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3.[美]朱迪斯?劳韦斯[美]安娜?斯威舍泌乳顾问执业指南—为哺乳母亲提供咨询(第六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线上问诊医生

免责声明:本文经卓正医疗健康信息组审核,文章目的是提供一般健康信息,个人医学问题请向医生咨询。文章转载请联系:medicine

distinctclinic.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xweiyana.com/myzz/218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