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留言希望了解带状疱疹的治疗方法,还有朋友留言要鼻炎的治疗方法,因篇幅有限,在这里分别给大家分享。
先说说带状疱疹,中医称为缠腰火丹,民间俗称“蛇丹疮”(东北人的俗称,丹发旦音)等,西医认为属于病毒性感染,至今尚无特效疗法。除了止痛药还是止痛药,用西医的办法治疗的后遗症就是,疱疹好了,但是皮肤痛仍在,而且是神经痛,非常痛,这个可以用痛不欲生来形容,其实是热毒还没有清除,还留在体内的缘故。用中药就不会有事了。
先说说用了西医治疗后的善后处理,其实非常简单,只需要用采血针或缝衣针经消毒后,点刺痛处放几滴血就好了,隔日再痛再放,直到不痛为止,如果刚发病可以考虑用下面的几个偏方,不会留下后遗症:
带状疱疹方:二味拔毒散。方用:白矾,雄黄各等份,研为细末,凉开水调涂,一日数次。
带状疱疹方:以大瓜蒌一枚,重一二两者,连皮捣烂,加粉草二钱,红花五分,戌时进药,少顷就得睡,至子丑时方醒,问之,已不痛矣。乃索食。予禁止之,思邪火未尽退也。急煎药渣与之。又睡至天明时,微利一度,复睡至辰时,起视,皮肤之红皆已冰释,而水泡疮也尽敛矣,后也不服他药。
带状疱疹后遗症方:丁香9g,郁金9g,柴胡9g,枳壳9g,川芎9g,赤芍9g,板蓝根30g,甘草9g(疼痛严重者可加五灵脂、蒲黄、冰片,共为细末,每次3~5g,温水送服)。
结束语:我用二味拔毒散和瓜蒌红花汤内外配合治带状疱疹,近两年来又有不少治愈的病例,疗效可以肯定,但也不是百分之百有效。在我的记忆中,就有3人曾用之无效。有一天我在门诊,一人来买药,说:前些天你给我治的带状疱疹,用药(二味拔毒散)5天无效,后有人教我用蚯蚓粪涂之,即时止痛,后来出脓而愈。
带状疱疹方:地龙50克,香油适量,敷在患处,用胶布固定,一天一次。
带状疱疹方:
奇效疱疹散
组方:雄黄15克青黛12克枯矾9克冰片3克
制法:上药共研细粉备用
调配:取阿昔洛韦乳膏一支挤入容器内,加入“疱疹散”适量调匀即可
次日患者大喜来报,说涂药回家后即感轻松,疼痛稍减,睡至半夜醒来,感觉疼痛大减,又涂药一次,早晨醒来疱疹已经全部消退,结痂。万分欣喜,特来相告。后来我用此方治疗带状疱疹多例疗效卓著,屡建奇功。
带状疱疹用中医的方法很好治,就不多说了,下面说说鼻炎的治法,鼻炎多是饮食习惯多吃寒凉及吹空调引起,阳气不生发,寒湿淤堵所致。针灸治疗效果也不错,还有一简单的方法,在这里提一下,当鼻孔不通气时用食指在不通的一面从鼻孔外侧的迎香穴揉到同侧嘴角外侧的地仓穴,揉了十次左右鼻孔就通气了~!还有印堂穴跟四白穴都可以常按揉,也有缓解的作用!~
4种治疗鼻炎的偏方
1、丝瓜藤煲猪瘦肉
主治慢性鼻炎急性发作,萎缩性鼻炎,鼻流脓涕,脑重头痛。取近根部的丝瓜藤3-5克洗净,猪瘦肉60克切块,同放锅内煮汤,至熟加少许盐调味,饮汤吃肉,五次为一疗程,连用1-3个疗程自愈。
2、辛夷煮鸡蛋
主治慢性鼻窦炎,流脓涕。用辛夷花15克,入沙锅内,加清水2碗,煎取1碗;鸡蛋2个,煮熟去壳,刺小孔数个,将沙锅复火上,倒入药汁煮沸,放入鸡蛋同煮片刻,饮汤吃蛋。
3、黄花鱼头汤
主治慢性萎缩性鼻炎,感冒频繁。取胖头鱼克,洗净后用热油两面稍煎待用。将大枣15克去核洗净,用黄花30克,白术15克,苍耳子10克,白芷10克,生姜3片共放沙锅内与鱼头一起煎汤,待熟吃肉饮汁。
4、黄芪粥
治过敏性鼻炎。黄芪克,百术克,防风克,桔梗克,甘草60克,米20克(一天用),除了米之外,将其他材料磨成粉,拌匀,放入干燥容器(有盖)保存。将毫升水和米放入锅里,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煮20分钟。将10克磨粉放入锅里,小火煮沸,灭火盖上盖等5分钟即可。
流清涕
桔梗元参汤
组方用药
桔梗9克、元参9克、杏仁9克
橘皮9克、半夏9克、茯苓9克
甘草6克、生姜9克
组方详解
方子属于食疗范围,里面多半的药都是食物。
桔梗主升,开肺气、解毒排脓;
元参主升,润燥解毒;
杏仁主降,降肺金之气;
橘皮入气分,清理肺气,化痰降逆;
半夏主降,和胃降逆;
茯苓主升,去除水湿,助脾气之升;
甘草补脾胃,坐镇中州;
生姜散寒,祛外表之寒。
鼻炎偏方一则:
胡苍子克,捣碎,川白芷50克捣碎,还有金银花、辛夷花、甘草、鹅不食草、野菊花、薄荷等草本植物药材各30克,同样要捣碎,可以专门用中医的器具将其捣碎,芝麻油一斤,把它们都放到芝麻油里,寖泡3天3夜,然后放到锅里加热,直到药物变成黑色,捞出药物过滤好了,装瓶备用。
用法:每天用这种油涂抹鼻腔,尽量涂抹的深一些并且是均匀涂抹,还要不能中断,一般7天左右开始见效,15天左右效果明显,连续用药一个月左右鼻塞头痛症状基本消除。药油涂入鼻腔时,应尽量涂进鼻腔深部。
流黄涕
五味石膏汤
组方用药
五味子3克、生石膏9克、杏仁9克
法半夏9克、元参9克、茯苓9克
桔梗9克、生姜9克
组方详解
这个方子治疗的是鼻塞的特别的严重,说话声音都不清楚的。
这是因为体内的湿气特别重,再加上寒湿瘀滞,导致的鼻炎。
具体的症状还应该有全身的其他表现,比如舌苔白腻,四肢肿胀,胸脘痞闷等有湿邪的症状。
小编划重点
孕妇不可用此方
熏洗治鼻炎
辛夷15克,双花15克,公英10克,地丁10克,防风10克,虫退5克,黄芩10克,丹皮8克,菊花8克,白藓皮10克,白附子8克,桂枝8克。将以上药物水煎取毫升药液,趁热用药液蒸气熏鼻,熏时患者应尽量深吸气,使药蒸气进入鼻腔内。待药液变温后,即可用药液冲洗鼻腔。每日熏洗3次,连用3~5日即愈。
中医治疗鼻炎
1、温补肺脏,疏散风寒
方用温肺止流丹加减。处方用苍耳子、白芷、人参、荆芥、细辛、诃子、甘草、桔梗、鱼脑骨。
2、健脾益气
方用补中益气汤。处方用黄芪、炙甘草、党参、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白术。
3、疏肺清热,宣肺通窍
方用银翘散合清胃散加减。方用金银花、连翘、当归、瓜蒌、薄荷、白芷、桔梗、辛夷、黄连、苍耳子、升麻、生甘草。
4、清泻胆热,利湿通窍
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方用黄芩、龙胆草、栀子、柴胡、辛夷、菊花、生地黄、藿香,当归、薄荷、苍耳子、车前子。
5、清热利湿,化瘀通窍
方用黄芩滑石汤加减。方用黄芩、滑石、藿香、辛夷、法半夏、大腹皮、白豆蔻、芦根、连翘、石蒲、丹参各、白芷、鱼腥草。
中医治疗鼻炎的偏方
1、芝麻油适量,每侧鼻腔滴2滴,每日2次。具有润燥、清热、消肿之功效。主治萎缩性鼻炎、鼻炎秋季发作干燥难受者。
2、鲜大蓟根60克,鸡蛋3枚。加水同煮至蛋熟即可。每日1次,连服1周。具有润肺解毒,育阴止血之功效。主治由肺经伏火引起的鼻窦炎、鼻出血等。
3、米醋适量,鸡蛋1枚。将鸡蛋打碎,去黄留蛋清在蛋壳内,注入醋,放在一个预先备好的铁丝架上。置火上煮至微沸,取下放凉,再置火上煮微沸,如此3次,乘热服之。可散淤消肿、润燥生津。主治由肺经郁热所引起的咽痛、鼻疮、干呕、头痛
4、取未成熟的小白萝卜,除去表皮,刮取最辛辣的一层萝卜皮,用手挤成萝卜水,滴入鼻中,一次看量,知道鼻子感觉麻痹则停,注意尽量别让萝卜水流入喉咙,最好是趟在床上,脖子用枕头垫起,这样萝卜水,只会进入鼻腔不会进入喉咙。如此约2~4次(,每晚一次)就能根治。
5、上等龙井茶30克,川黄柏6克,共研细末,以少许药粉嗅入鼻内,每日多次。具有清热泻火、解毒排脓之功效。主治鼻窦炎、鼻塞伴脓性分泌物自觉鼻臭等症。
6、孩儿茶适量,研为细末,吹鼻,每日3次。具有清热化痰、消肿排脓之功效。主治鼻窦炎流脓者。
7、苦葫芦子30克,将上药捣碎并置于净瓶中,以毫升好酒浸之,1周后开封,去渣备用。用时取少许滴入鼻中,每日4次。可通窍。主治鼻塞、眼目昏痛等。
8、老干丝瓜末方:老干丝瓜2条,烧灰研末保存。每次服15克,每日早晨用开水送服。可化淤、解毒。主治鼻窦炎、副鼻窦炎流臭鼻涕者。
9、蜂巢1片,经常嚼食之,10分钟左右吐渣,一日3次。主治过敏性鼻炎、鼻窦炎。
中医按摩治疗鼻炎的方法
开天门:仰卧,按摩者用两手扶头部两侧,两拇指指腹从印堂穴交替向上推入发际,力量稍重,时间1分钟;然后点揉印堂穴半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度。
分推前额:仰卧,按摩者先用两拇指指腹交错在前额横向做往返推抹,力量同上,时间1分钟;再用两拇指指腹点揉两侧太阳穴1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度。
点揉迎香穴:仰卧,按摩者用双手拇指分别同时点揉双侧迎香穴1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度。
搓揉鼻翼:仰卧,按摩者用双手食指、中指同时搓揉两侧鼻翼部2分钟,以有温热感为宜。
点按头顶:仰卧,按摩者双手拇指自前发际向后,交替按压头部正中线至百会穴3~5遍,点揉上星、百会穴各1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度。
点揉风池穴:正坐,按摩者用一手拇指和食指同时点揉双侧风池穴1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度。
点揉合谷穴:正坐,按摩者用拇指分别点揉双侧合谷穴各1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度。
治各种鼻炎的特效小妙招
一、通调各种鼻炎的“蹲走法”
先深蹲,臀部贴近脚后跟。然后,脚掌不离地,向前蹭着走下去。可以助阳,利水,发汗,通便。对鼻炎有效(一边蹲走,一边用两手“鱼际”擦揉鼻翼)。
读者反馈:
苏樱:看到这个方法时,正是鼻炎发得厉害的时候,手头的餐巾纸已堆成小山状。立刻照着老师的方法做了起来,才三分钟,就感觉效果明显:鼻子不塞了,鼻涕也停了,背上出来薄薄得一层汗,感觉真好!
二、专调过敏性鼻炎的艾灸法
常灸肚脐下关元穴,后背肾俞穴(也可用拔罐法)和肾经太溪穴。对过敏性鼻炎,过敏性体质效果非常好。
三、通调“鼻流清涕,易喷嚏,易鼻塞或鼻流浊涕,不能辨别香味”的特效小妙招
做法:1、躺在床上,面朝天花板,臀部贴墙(不是背靠墙),身体下肢与躯干与床成90度直角。脚跟紧贴墙,脚心朝天,脚心与胸要平行。
2、其后两脚同时全脚掌贴墙,腰臀部会自然地抬起来,然后脚心再重新与胸部平行,脚心朝天,
3、以上动作完成为一次。叮嘱:每天抽空做上5分钟,对鼻炎有很好的疗效。这个动作,不就是在激活膀胱经、和胃经吗!
缓解鼻炎的4个穴位按摩
1、开天门
按摩方法:用两手指尖自鼻翼两侧开始沿两鼻骨两侧向上推至攒竹穴处,再沿眉毛向外侧推至眉外端后,再向外下推至太阳穴。做20~30次。
2、按摩攒竹穴
取穴位置:在眉毛的内侧端。
按摩方法:用两手指尖按摩攒竹穴50次左右。
3、按摩角孙穴前后
取穴位置:双耳的耳尖端的发际处前后。
按摩方法:用两手指尖按摩角孙穴前后50次左右。
4、按摩风池穴
取穴位置:项后两侧,发际下端,凹陷处。
按摩方法:用两手指尖按摩风池穴50次左右
下面分享董洪涛的一篇关于鼻炎的论述,大家可以参考了解一下!
鼻炎的中医治疗鼻炎是西医的病名,西医把鼻炎分得比较细,有急性,慢性之不同,慢性鼻炎又有单纯性、肥厚性、萎缩性以及过敏性之不同。另外还有鼻窦炎,亦类似于鼻炎。其治法一般是见症治症,或者宣通鼻窍,或者消炎杀菌,甚或手术切除。就我所体会,中医的治疗思路和方法显然比西医更为高明有效。
从中医来看鼻炎到底是什么病呢?
从中医来看鼻炎到底是什么病呢?中医一般称为鼻鼽、鼽嚏或鼻窒。
鼽即鼻出清涕,嚏乃鼻中因痒而气喷作声,窒是以鼻塞时轻时重,或双侧鼻窍交替堵塞,反复发作,经久不愈,甚至嗅觉失灵为特征的慢性鼻病。中医在两千年前即明确地诊断了此病,并且提出了有效的治疗思路和方法。
鼻炎的本质是正气不足,无力祛邪
《内经》认为:
“肺开窍于鼻”,故鼻病似当责之于肺。
但人体是一个动态的阴阳气血脏腑经络的平衡体,凡病需要整体辨证,以求其根本。且多数慢性病往往不拘泥于一个脏腑的问题,而是整体影响,所以,治疗鼻炎当然也不能拘泥于肺脏。
中医认为鼻炎多因脏腑功能失调,再加上外感风寒,邪气侵袭鼻窍而致。此病往往缠绵难愈,一则是正虚而邪恋,二则是外邪久客,化火灼津而痰浊阻塞鼻窍。因此五脏六腑功能失调为本,主要包括肺、脾、肾之虚损。
脾属土,为肺之母,脾虚则肺之生源化绝而肺虚;肾属水,金水互生,且肺纳气归于肾,二者互相影响。因此,治疗鼻炎先需治本,重点是温补肺气、健脾益气、温补肾阳。正气是祛邪的基础,扶正即所以祛邪,治鼻炎如此,治疗其他大病亦如此。
正气是我们身体健康的保证。正气足则自动寻找体内客伏的病邪,并且会努力祛邪外出。鼻炎是外邪客于肺脏,因肺气不足,无力祛邪,导致邪气久客。邪客愈久,其病越是缠绵。正愈虚而邪愈盛,且变症百出,渐而成难治痼疾。其本全在正虚,而标不过是鼻炎所出现的各种相关症状。
目前的中医常规治疗思路往往跟着西医的屁股走,治标不治本,在炎症上下功夫,见炎就用苦寒伤正之药。常见有人用银花、连翘、公英、紫草、丹皮等杂施滥投,且美其名曰既清热凉血而化瘀,又具抗变态反应之效而有利于调节免疫功能。
如此治疗,是用西医的思路指导中医的临床。这样的治疗根本就是南辕北辙,误已害人。况且,更有西医医生开中医处方,根据就是中药的有效成分,或者是中成药包装盒上的说明。
病人千万谨慎小心,不可滥吃西医开的中医处方。用西医理论指导中医,整个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怎么现在反而成了常规了呢?!或许是经济利益的原因吧。
鼻炎的热症是假象
鼻炎患者往往会出现鼻中有黄涕,或者鼻痒,鼻热等表现。曾有古代医家对鼽、嚏均从火热病机而论。如元代的《素问玄机原病式》指出:
“鼽者,鼻出清涕也。或言鼽为肺寒者,误也。彼但见鼽嚏鼻窒,冒寒则甚,遂以为然,岂知寒伤皮毛,则腠理闭密,热极怫郁,而病愈甚也。”
“嚏,鼻中因痒而气喷作于声也。鼻为肺窍,痒为火化,心火邪热干于阳明,发于鼻而痒则嚏也。或故以物扰之,痒而嚏者,扰痒属火故也。
据于此,一些中医就辨证鼻炎为风热犯肺,于是大量地滥用寒凉解毒中药。岂不知这些所谓的热症其实都是假象,是标象。让我们分析一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鼻炎热证的中医辨证
外感风寒之后,正气不足,无力祛邪,于是风寒邪气内伏于肺窍,久而化热,灼津成痰。此时如果只是见热清热,就会犯见症治症的毛病。为什么会出现热象,根本还是正气不足,邪气内伏,郁而化热。
所以,越是清热,越是伤正;正越虚则邪越伏。如此治法,必然会把一个普通的感冒或者急性鼻炎治成慢性鼻炎,且越治越重。所以说,治疗鼻炎一定要用温药。临床上比较常用的方法是辛温解表,而苦寒之剂根本就不是治本之道,不过是庸医用以害人的工具而已。
即使是病人表现为风热之象,亦需在辛温解表的基础上配合少许辛凉解毒之药,万万不可一意清热解毒为能事。如此治法,那是把鼻炎往大病重病上治,是根本不付负责的做法。
炎症的本质是抵抗反应
鼻炎,顾名思义,是鼻子发炎了,是鼻子里有细菌引起的发炎。如果这样看的话,西医用抗生素是有道理的。因为抗生素可以消炎杀菌,治疗炎症应该药到病除。
事实上结果如何呢?我不说大家也知道,用抗生素治疗鼻炎,百无一愈,而且越治越重,甚至于渐而治成顽疾。君不见多少鼻炎病人反复用抗生素,但数年、数十年不能痊愈。
有的人得病后常常自行用些消炎药,认为抗生素能包治百病。这是西医病名引起的祸根,叫某某炎的,不一定就是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比如鼻炎,根本就与细菌无关,面对这样的炎症,抗生素有劲也使不上。且抗生素性寒凉,伤害阳气。滥用抗生素,不但不能治病,反而会适得其反,导致机体阳气损伤,病情加重。
需知炎症的实质不在于什么样的细菌感染,而在于病人的体质因素。有什么样的体质,才会导致什么样的症证。比如,同样是一种葡萄球菌感染,三阳体质的人发为高热,治疗可以解表,清阳明,枢少阳。而三阴体质的人则发为低热,或者反复寒热,这时要扶三阴之阳气,而不是清热。
事实上,当前的三阴体质占了大多数,感染细菌(中医称为感受外邪)之后,其脉多属沉软,已经极少有真正的浮紧脉了。因此说,中医眼中的炎症,大多是寒证,而非热症。见炎即认为是热,而且非寒凉不用,非解毒不止。如此治疗是见标不见本的治法。
我一直呼吁社会谨慎看待抗生素,不要把抗生素神化,认为其能杀死所有的细菌。要知道,西医本身也并不主张滥用抗生素的。况且,在国外,抗生素的使用与管理非常严格,大街上的药店里根本就不太容易买到各种抗生素。因为西医也发现,抗生素的滥用导致了细菌的耐药性增加,同时也造成了新的疾病的出现。
中医认为,只有阳气比较充足,或者相火比较旺的人,才可以适量地应用抗生素,但也不能长期应用。这样的病人一般脉比较洪大且沉取有力,多见于一些实证患者。但正常人脉多显沉软,那是相火不足的反应。所以,本来机体已经偏于阳虚了,怎么能够滥用寒凉的抗生素来消灭不足的真阳呢。
过敏的反应也即是人体防御系统对外来邪气的抵抗
鼻炎常常被认为是过敏反应。春季是过敏性鼻炎高发期,很多患者都因对花粉、粉尘过敏,出现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那么,什么是过敏呢?我们接着再分析一下过敏性疾病的本质。
过敏性疾病的本质
人体正气有两个作用,一是保证健康,二是祛除邪气。
过敏反应即是正气的祛邪反应。比如遇到冷气侵犯皮毛,人体就会打喷嚏,这是肺气的排邪反应。如果吃到不易为人体接收的食物,胃肠就会促进排出,产生腹泻,这是胃气的排邪反应。
如果皮肤接触到伤害正气的物质,就会在局部产生红肿热痛等反应,这是正气鼓动的局部祛邪反应,表现为各种皮肤红疹。如此等等,西医认为是过敏反应,是疾病,但中医却认为是正气的正常排邪反应,而并非疾病。
过敏性鼻炎患者,每于秋冬呼吸冷空气即加重病情。这是因为正气感受到寒气的入侵,奋起抵抗。但因为正气不足以完全祛邪外出,邪气亦因正气阻隔而难以内陷,所以,正邪会交争于肺的层次,表现为鼻炎发作。
这时的过敏反应正好是调整身体正气的最佳时期。扶正即可祛邪,从而完全恢复健康,而如果伤正即会陷邪于里。这两种治法的结果都会出现鼻炎症状消失,但一种是正旺而邪退,一种是正虚而邪陷。
这就象日本鬼子侵入中国一样,中国人民八年抗战而赶走鬼子,恢复大好河山。如果中国人民放弃抵抗,让鬼子占领中国,似乎也得到了合平。两种结果,我们应该如何选择?相信每一位中国人都有明确的答案。治疗鼻炎亦是如此,治疗其他疾病亦可做同样的比喻。
西医治病,极为重视病因。对于过敏性鼻炎来说,西医认为如果能祛除花粉、粉尘、寒冷等过敏因素,可自行痊愈,或是局部鼻喷激素来控制过敏炎症,缓解不适。其实,这只是治标不治本,下次粉尘来袭,还是会复发。
中医认为,治病要治本。
中医认为,治病要治本。本是什么,是人体的正气,把正气扶起来才是治病的王道。正气足了,自然就会恢复健康,而健康的身体根本就不怕花粉、粉尘、寒冷等等的刺激。
由此亦可分析一下西医对其他过敏性疾病的治疗思路。西医认为一定要努力找到并且祛除过敏源,舍此无他法。临床我所诊治的不少花粉过敏、胃肠过敏等患者,都拿着一张西医帮助找到的过敏源列表来看病。其实非常可笑,想一想,病人真的能一辈子不碰花草,一辈子不吃面食吗?
这种所谓的治疗,其思路根本就是错误的。治疗此类过敏性疾病,关键在于内求,而不是外求。内求是扶助正气,以正气为治病之本。外求是找客观原因,不过是暂时地躲开致病源而已,根本就不可能治得好病。
治疗鼻炎,扶正才是关键
综上所述,正气是治病之本。舍此而他求,不过是治疗标象,糊弄病人而已。这么简单的道理,奈何不少庸医就是不懂。比如临床所见不少庸医治疗肝炎、肿瘤、胃炎、风湿性关节炎等病,钟意于苦寒解毒,滥施凉药,而不知温补。需知,若外邪入侵,顾护病人的正气即是最根本的治疗。
正气是治病之本
现代西医是实验室医学,相信看得见的东西,根本就不理解什么是生命,西医把生命看成是一些组织器官细胞的组合体而已。所以,西医相信刀剪的力量。再者,西医把致病源与人体健康完全地对立看待,所以会发明各种抗病毒、抗细菌药物以杀死致病源。
受这种观点影响,不少中医的临床治疗观发生了改变,开始相信药物对致病源的直接杀灭作用。于是就偏爱清热解毒之类的中药,因为据称它们含有某些杀菌成分,对于某些致病菌有杀灭作用。
岂不知指望通过药物直接把疾病治好,那根本就是南辕北辙的想法。疾病的本质是受邪气干扰,人体正气的平衡被打破,出现了阴阳气血脏腑经络的不平衡状态。而真正意义上的治疗应该是恢复正气的平衡,而不是拘泥于杀菌消炎。
再者,所有的药物根本就不可能在体内直接杀死致病源,而是刺激机体的正气产生排邪反应而已。所以说,冀希望于苦寒解毒中药,何如直接扶足正气,配合以祛邪之法。
临床上我以这样的思路治疗一些大病重病,收到了相当不错的效果。而且频频能从西医抗生素底下救治一些生命回来。我认为,其根本就是相信人体正气的力量,治病先扶住正气,让正气去祛邪,去调整周身的阴阳气血脏腑经络的平衡。这样的思路一样可以应用于治疗鼻炎,扶正即是治鼻炎之本。
滥用西药,导致病情反复,缠绵难愈,且损伤体质,大病丛生
鼻炎是多发病,但并非是不治之症。但现实是西医治疗鼻炎,往往会把简单的病治成慢性病。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为什么简单的病往往会治成慢性病
以激素为例。现在西医发明了鼻用糖皮质激素,由于使用方便、价格便宜、可长时间使用等优点,已在年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为过敏性鼻炎治疗的首选用药。但请问,自从发明了鼻用糖皮质激素,是不是过敏性鼻炎都消失了呢?答案是根本没有,而且越治越多了。
激素的作用是什么?是激发人体肾中所藏的元精元阳,以此来祛除邪气。短时应用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反复使用,长期应用,则会因调动元精元阳太过,导致肾之疲惫。
肾气充足是健康的根本,也是各种疾病得以恢复的原动力。如果肾虚,则正气之根本不足,难以完全祛邪。久之邪气必然久客,甚至可能深陷入三阴层次,导致其他大病重病的发生。
关于抗生素的滥用,这个话题我曾经在空间里反复地写文章讨论过,大家可以找来以前的文章看看。这里只对鼻炎谈抗生素的滥用。
以临床所见的鼻炎病例中,%都滥用过抗生素。事实上,滥用抗生素只会导致鼻炎迁延不愈。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看到哪位鼻炎患者因为用了抗生素而治愈了。
对慢性鼻炎患者来说,感染细菌只不过是诸多病因之一种。即使是西医亦承认,除非出现高烧、鼻子有脓性分泌物时,才考虑是细菌感染,可选择性使用抗生素,其他时候根本就不应该滥用抗生素。
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滥用抗生素的危害极大。抗生素寒凉伤阳,导致正气愈虚而邪气愈盛。对于三阴体质的人来说,极易致正虚而邪陷入三阴。从此,手脚发冷,面色青暗,食欲不振,精神萎靡,这都是正伤邪陷之象。如果不知悔改,久之必然大病丛生。
我曾经在奥地利治疗过数例此类过用抗生素的病人,包括鼻炎、膀胱炎、胃肠炎等患者,个个精神不振,面色无华,食欲不振,甚至于病人自己说,如果再不停抗生素,感觉自己的命快没有了。而经过一段时间的针灸治疗后,都可以完全停止抗生素而且诸症皆好转。
西药滥用的影响
再者,扑尔敏,新敏乐等西药的滥用,亦对健康影响极大。此类药物可预防和治疗过敏反应,可以短时有效。但这类药物能进入手少阴层次,可引起嗜睡。手少阴属心,是人体君火所藏之处,君火主管全身五脏六腑的协调平衡,主神志。如果西药伤及心,则会影响到五脏六腑的病变。
《黄帝内经》有言:
“主不明则十二官危。”
再者,心神主管人之精神、情志以及思维、智力、意念等。心神受损,对健康的损害极大。我的观点是,此类药物,能离多远就离多远,永远也不到让它伤害我们的心神。
至于西医发明的鼻用湿化剂、激光,微波或者等离子射频等等,不过是见症治症,帮助减轻鼻腔内稠厚的分泌物和痂皮,根本就不是治本之道,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地治愈鼻炎。
手术方法的危害
手术方法是某些症状影响了生命而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做的最后选择,怎么也不可以随随便便地就在鼻子里切上一刀。内伏的风寒邪气未祛,而拘泥于见鼻治鼻,滥用手术,切除组织,则会导致永远也不可能完全恢复鼻的功能了。
应广大患者请求,特推出:
补肾粉:纯中药成分,安全无副作用,治疗肾虚引起的失眠,健忘,便秘,脱发(地中海),阴虚火旺等症状,效果佳,口碑好。
手工膏药贴:独家秘方,专治各种颈肩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骨质增生等,哪里痛就贴哪里,简单易操作,效果好,白癜风治疗的方法在家咋治白颠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