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医者初心牢记健康使命
近日,我院普外科联合内镜室成功为一名癌性肠梗阻患者实施小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已康复出院,获得了患者及家属的交口称赞。
患者直肠癌根治术、膀胱造瘘术后2年,近1月来出现反复的胀、痛、呕、闭症状,入院前1天患者腹部症状加重,遂以“肠梗阻”被收住院,由王利军、张勇强治疗小组收治。入院后,普外科团队首先给患者胃肠减压、清洁灌肠、补液支持等治疗,而患者腹部症状缓解不明显,并伴有持续腹胀难受。彩超室纪振梅主任精细检查后,诊断患者为左侧腹腔小肠癌性粘连梗阻。
普外科胡石甫医生评估患者病情后,考虑到患者直肠癌术后腹腔癌性转移灶复查粘连肠管形成梗阻,如不积极干预,梗阻加重后将会危及患者生命;但患者肿瘤晚期伴全身多发转移,手术意义不大。于是,考虑经鼻胃镜小肠梗阻导管放置术对于这种疑难肠梗阻病例应会具有不错疗效。后与患者家属沟通,患者家属听取后表示同意接受相关治疗。胡石甫医生当即联系协调内镜室孙学玲护士长、介入室韩双护士和麻醉科孙莹医生,充分做好治疗前准备。并于当日下午,在介入室为患者实施全麻状态下行经鼻胃镜下小肠梗阻导管放置术。
术日下午,患者被送入介入室。孙学玲护士长及刘琪护士同步将内镜主机及胃镜送达、麻醉医生孙莹也将麻醉所需设备带至,韩双护士协助病人完成体位布置上,大家有条不紊的给予患者进行输液、监护、吸氧。患者全麻后,胡石甫医生利用鼻胃镜指引下通过患者鼻孔缓慢插入胃镜到达小肠空肠交界处,将专用小肠梗阻导丝送达空肠后拍片提示导丝到达指定部位后,遂退镜至患者体外进行导管导丝体外交换,再次拍片提示小肠梗阻导管放置成功。术中神经外科王鹏及李鸣华医生协助介入设备的使用,整个置管过程历时1个半小时。
术后患者顺利复苏安返普外科病区,普外科护理团队严密观察肠梗阻导管的引流情况,随时调整导管位置,随着肠内容物的不断引出,术后第三日,导管植入长度已深达厘米,动态拍片提示肠梗阻导管最终到达梗阻近端发挥充分减压。术后第四日试饮水,第五日进流食,腹部已经无不适症状,后好转出院。
团队考虑到患者肠梗阻为癌性粘连所致,建议患者病情好转带管出院,避免拔管后进食再发肠梗阻。并指导患者家属如何进行小肠梗阻导管管理,同时约定家属定期我院普外科复查患者腹部情况指导后续治疗。患者及家属离院时对于普外科团队的悉心治疗表示衷心的感谢,并给予高度评价。
急性肠梗阻作为一种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缓解或解除肠梗阻症状,往往会危机及生命。医院的外科,系统化评估病情,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将会明显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能有效避免意外发生。我院普通外医院老前辈们中西医结合通里攻下治疗方案+开腹探查手术的治疗策略基础上,顺应外科微创理念趋势积极探索内镜+腔镜微创技术,打造中西医并用、微创优先原则,软硬镜结合原则,将为更多疑难肠梗阻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加全面的措施,为西青区老百姓提供了消化道疾病的优质一体化医疗服务。
辅助介绍
目前我院普通外科团队:高级职称4人,主治医师9人,围绕肝胆、胃肠道常见病、多发病,已经成熟开展各种开放及腔镜手术科主任刘汉博主任大力支持发展腔镜和内镜及两镜结合技术,科内两名高年资主治医师张洪印、胡石甫“内外兼修”,充分开展内镜下消化道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包括息肉电切/冷切术/EMR/ESD/内镜下空肠营养管置入/小肠梗阻导管置入/内镜下消化道止血/取异物/胆道镜取石等内镜微创治疗,同时有机结合软硬镜技术优势开展各类胃肠道及肝胆系统病变的多镜联合诊断及治疗。
文稿/胡石甫
编辑整理/盖庆彬、王树云
图片/胡石甫
审核/王敏
排版/盖庆彬
胸痛中心/脑卒中中心
急救电话
医院
值班院长电话
咨询电话
/
门诊自助机、手机APP预约挂号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