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性肝移植治疗急性亚急性肝衰竭项目启动

朱志军教授主持会议并作主题发言

6月28日下午,辅助性肝移植治疗急性/亚急性肝衰竭项目启动会在京召开。来自首都医科医院、首都医科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医院的20余名医学专家参会。专家代表就各自领域的临床实践经验以及相关学术问题进行讨论发言。

医院肝脏移植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儿童肝脏移植诊疗与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志军教授作为学术会议主席,进行了辅助性肝移植领域相关热点问题的重要发言。他重点就我国的肝移植领域如何争取在现有的医疗基础上,让重症肝病患者更好地渡过肝衰竭危险期,增强辅助肝移植术后自体肝脏再生的几率,从而避免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提出了重要的临床参数及有效治疗方案。

朱志军教授对因缺乏肝源而在时间上无法及时进行肝移植手术的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患者,提出可通过内科治疗及肝脏移植等一系列有效方法最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对如何把控治疗上根本性的节点也作出了相关论述。他指出,目前欧美及亚洲在治疗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患者临床上已经越来越能够接受活体肝移植,其预后效果也非常理想。他还以多个临床典型案例的术前术后情况对比分析,充分证明了活体辅助肝移植手术对于患者的预后可达到非常理想的效果,最大程度上的延长患者的生命。

会上,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医院青少年肝病诊疗与研究中心主任张敏就重症肝炎患者肝移植围术期血液制品的应用问题作了重点阐述,特别是重症肝炎患者在凝血方面出现的问题,她提出了在有出血风险的时候需要采取哪些有效措施进行救护,有哪些指标可以直观地看出患者有出血的风险。她还对血液制品、凝血因子、止血药物的应用选择及时机与参会专家进行了交流。

据悉,该项目作为首都临床特色重点项目,得到了北京市科委的大力支持。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医院青少年肝病诊疗与研究中心主任医师朱世殊、王福川医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医院肝衰竭诊疗与研究中心主任医师胡瑾华、副主任医师苏海滨,首都医科医院重症肝病科主任医师孟庆华、于红卫也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参会专家对该项目的启动表示热烈祝贺,充分肯定该项目研究的重要意义,并表示将全力支持该项目的研究工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xweiyana.com/myjy/194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