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危及生命,关键时刻

年9月23日,我院收治一位老年女性患者,患者以腹痛症状就诊,既往有胆囊切除术史,9月22日下午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伴后背酸困,症状持续不缓解,同时出现发热,体温最高40℃。该患者就诊后完善相关实验室检查及腹部MRCP,被确诊为胆总管结石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急性胰腺炎。

患者病情危重,腹痛症状进行性加重,出现40℃高热、黄疸,血气分析提示氧分压48mmHg,出现呼吸衰竭,情况十分紧急。对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解除梗阻是第一位,然而这个病人已出现呼吸衰竭,风险极大,经过消化内科上级医师讨论,仍决定为该患者做急诊ERCP(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解除胆道梗阻。

时间就是生命,消化内科唐进亮主治医师紧急联系放射科开启急诊ERCP绿色通道,同时完善术前准备,确保一切就绪。

17时30分,将患者护送至放射科,手术随即开始。进镜至十二指肠降部,可见嵌顿型乳头,可见脓性分泌物,置入导丝,插管,造影,可见胆总管下段1枚大小约1.0*1.2cm充盈缺损,乳头行切开,柱状球囊扩张乳头,取石网篮取出一枚结石。梗阻解除后,大量脓性胆汁随即涌出,手术取得成功,整个过程历时30分钟。手术结束后,护送患者至病房,患者腹痛症状较前缓解了,氧饱和度也上来了,生命体征逐渐平稳。

看到患者逐渐平稳,大家终于松了一口气,再苦再累,没有什么比通过治疗令患者转危为安更让人内心振奋。

现在,小编来向大家科普下有关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和ERCP相关知识。

什么是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是常见的急腹症,它常由结石、蛔虫等原因引起的胆道完全梗阻,致使胆道积满脓性胆汁、胆道内压力升高,大量细菌和毒素进入血液,造成以肝胆系统损伤为主,合并多器官损害的全身严重感染性疾病,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病死率高的特点。其治疗原则是:解除胆管梗阻、减轻胆管内压力和引流胆汁。什么是ERCP技术?

ERCP是利用十二指肠镜,通过口腔、食道、胃、十二指肠后进入胆道或胰管,对胆道或胰腺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一种微创技术。在ERCP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胆管引流、胆道结石取出、胆管支架置入等治疗,优点是创伤小,恢复快,该技术可治疗胆总管结石和多种胆道良性梗阻性黄疸,对胆道恶性梗阻性黄疸也能达到减黄的目的。

ERCP相关技术是消化内科四级手术,是消化内镜手术中难度和风险最高的诊疗项目。我科自年开展ERCP以来,已经为多名适应症患者解除了病痛,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尤其对于良恶性胆胰疾病引起的胆道狭窄或梗阻,通过经内镜塑料支架或金属支架置入术可有效地解除患者的胆道梗阻,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多次受到患者及家属的好评!

专家介绍

唐进亮,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山西省老年医学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西省医师协会消化分会委员,晋城市医学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晋城市消化质控部委员兼秘书。擅长:消化系统疾病诊治,尤其是消化内镜诊治工作。可熟练开展内镜下治疗包括:内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硬化、栓塞、套扎术,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内镜下全层切除术(EFTR),内镜粘膜下隧道肿物剥离术(STER),内镜下胆道射频消融术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xweiyana.com/myfl/201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