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老不好,多半是肝胆犯胃,中医调肝

甲氧沙林 http://m.39.net/pf/a_4341464.html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64岁大娘因慢性胃炎常常出现胃脘疼痛,胃胀,反酸,腹胀等症状,并且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史。通过系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显著,出院时患者胃脘疼痛消失。

女64岁

慢性胃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医院

年4月28日

静注法莫替丁,薄芝糖肽注射液,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天麻素注射液,口服康复新液,泮托拉唑,口服中药,中频脉冲电治疗(腰部),头穴丛刺长留针,微针针刺,普通针刺,中药穴位贴敷等治疗;

住院治疗16天

症状好转

一、初次面诊

一位老年患者,由家属陪同过来,阿姨表示胃痛已经很长时间了,但是一直没有太重视,医院去做系统的检查与治疗,就自己去药店买些药(具体用药用量不详)。半年间症状时轻时重,近几天突然感觉症状有些加重,阿姨自述:“胃痛胃胀伴心悸半年有余,现症见:胃脘疼痛,胃胀,反酸,腹胀,时恶心,纳差,乏力,时有心悸,头晕,胸闷,二便尚可,舌质暗,苔薄黄少津,脉弦。既往胃溃疡病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史。查体:胃区压痛(+)。辅助检查: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心电心频示:窦性心律,心电轴正常,ST-T改变;FCG:心肌缺血性改变,请结合临床;肺CT、腰椎CT示:双肺多发陈旧性病变;腰2-3、腰3-4间盘膨出,腰4-5、腰5-骶1间盘突出,椎小关节退变,腰椎骨质增生;血生化分析:脂蛋白(a):.4mg/L,球蛋白:21.7g/L。

二、治疗经过

确定诊断:中医诊断:胃痛肝胃郁热

西医诊断:慢性胃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分析:脂蛋白(a)增高可见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严重的创伤、感染、肾脏透析患者,以及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先天性高脂蛋白血症患者等。脂蛋白(a)可预测动脉粥样硬化风险,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性因素。球蛋白降低是免疫力下降的表现。

三、治疗效果

患者经过十六天的住院治疗,通过系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显著,出院时患者胃脘疼痛消失,胃胀、腹胀明显缓解,头晕、心悸、胸闷明显改善,已无反酸、恶心,人也不觉得那么累了,有精神头了,吃饭也觉得香了,诸证明显缓解。嘱患者平素注意饮食,近期以进食软食为主,注意休息,规律生活,起居有常。

四、注意事项

饮食上患者要注意减少食用对胃黏膜刺激性大的食物,所以要避免食用生冷、酸辣和坚硬的食物,治疗期间,患者的饮食要以清淡为主,要少油腻,细软、易消化的食物为首选;吃饭时要注意细嚼慢咽,不要狼吞虎咽,尽量减少胃部的负担;出院后患者仍然要注意规律的饮食习惯,三餐要按时,每餐要定量,不要饥一顿饱一顿,也不要暴饮暴食,晚餐的话不要吃的过于撑,饭后不可以立即入睡,可以去公园散散步,半个小时即可;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早睡早起,避免熬夜。

五、个人感悟

慢性胃炎的症状主要为,上腹不适、食欲减退、食后饱胀以及泛酸等。本文患者来就诊时症状为胃脘疼痛,胃胀,反酸,腹胀,时恶心,纳差,乏力,时有心悸,头晕,胸闷,二便尚可。其舌质暗,苔薄黄少津,脉弦。结合患者整租航以及检查结果,中医诊断为胃痛;肝胃郁热。肝胃郁热常见的症状有胃脘灼痛、烦躁易怒、口苦泛酸、嘈杂易饥、舌苔黄、脉弦数等。所以给予患者的治疗中药以疏肝行气泄热为主。再配合西药的治疗,经过十六天中西医结合治疗后,患者胃胀、腹胀明显缓解,头晕、心悸、胸闷明显改善,已无反酸、恶心。病好了,患者的人也精神了许多,脸上的笑容也多了。但是我仍旧嘱咐患者,这个胃病啊,三分靠治,七分靠养,这次的治疗效果很好,但是出院以后,日常生活中还是要多注意,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的改善比药物治疗更关键!#医生真实经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xweiyana.com/myse/251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