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扰90中国夫妻,约2成因此病

作者:Origami

列夫托尔斯泰在史诗巨著《安娜·卡列尼娜》中写到: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

对于男性而言也一样,下面「不行」的人,各有各的「不行」。

实际上,男人的难言之隐除了勃起功能障碍(ED,俗称阳痿)外,还有另一个不容忽视的敌人,射精功能障碍(EjaculatoryDysfunction),其中最为常见的是早泄(PrematureQaeulation,PE)。

老话说「江山易撼,本性难移;金枪易立,快枪难抑」。甚至某种程度上来说,和ED相比,PE是一个更加棘手的敌人。

医院泌尿外科医师甚至告诉丁香园:「就个人角度来说,相对于患早泄,我宁可患ED。」

PE患者可能比ED还多

PE和ED,共同交织了男性性功能障碍这片隐秘的角落。两者狼狈为奸,也相互扶持。

国家卫生与健康调查(NHWS)数据显示,我国ED总体患病率为40.5%。但有研究显示,我国有33.7%的ED患者同时存在PE,其中49%为中、重度患者。而PE患者患ED的风险也是正常人群的3.8倍。

根据《中国男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与专家共识(版)》,年我国一项观察性研究发现我国男性早泄的发病率达到25.8%。

《亚太性行为和性满意度调研报告》的数据也触目惊心:

整个亚太地区有32%的男性受早泄困扰。在中国将近90%的夫妻或伴侣认为早泄对两性关系带来负面影响,有30%男性和40%女性因早泄而拒绝性生活,有21%男性和22%女性因为早泄而导致感情/婚姻破裂。

知名B站鬼畜之王,上世纪游泳控制射精法创始人

图源:bilibili视频截图

虽然单从统计发病率上看,似乎早泄的发病率要低一些,但这只是统计了门诊患者的相应数据。有很多潜在的早泄患者并没有勇气前去就医。

据全球性态度和性行为调查显示,有78%认为自己可能有早泄的男性并没有寻求专业医生的治疗;早泄患病率和态度调查也显示了目前只有9%自我报告的PE男性会选择咨询医生。

尤其在我国,患者对谈论到「性」还是比较尴尬的。早泄患者在初诊时,也以非PE主诉居多,临床上容易出现对PE的漏治。

《早泄指南》甚至还专门花费大量篇幅教授中国医生如何听懂患者「暗示」,以判断出PE患者。

图源:参考文献2

尽管欧洲泌尿外科学会早在年就已经将早泄定义为临床中最常见的性功能障碍,认为其发病率要比勃起功能障碍(ED)高。我国也有综述表示,早泄被专科医师认为是最常见的患者自述的男性性功能障碍。

但现在的问题是,有关早泄的流行病学研究却极为有限。根据我国既往文献报道,我国一般人群中早泄的患病率一直飘忽不定。可以低至4%,但也可能高达39%。不少指南与共识都指出,目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极其缺少一个大规模、循证医学的早泄流行病学调查。

流行病学研究的稀缺,也暴露了这个最常见的男科疾病一个困境:

从PE正式被命名的近80多年来,医疗界一直都没有解答灵魂三问,素质三连:

啥是早泄?多久算早泄?为啥早泄?

定义各行其政,病因至今不明

据史料记载,早泄在多年前就开始成为了男性的难言之隐。古印度宗教典籍《卡玛经》中如此写道:「性时间长的男人受人喜爱憧憬,而时间短暂的人会被女性讨厌。」

在现代医学领域,PE这个概念于年被首次提出。然而直到今天,医疗界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来框定它。多长时间才能算PE,也很难统一。

年性学家AlfredKinsey在其著作中表示,四分之三的男性在一半以上的性生活中会在两分钟内完成射精动作。年的一次大规模跨国人口调查也发现,18至30岁男性的平均阴道内射精潜伏时间(IELT)为6分30秒。基于这个数据,《性医学杂志》曾建议如果一个成年男性的IELT不超过约2分钟就可能提示早泄。

年,国际性医学会(ISSM)将PE定义为:从有性生活开始总是或几乎总是在进入阴道之前或进入阴道后约1分钟内射精(原发性早泄),或者约3分钟内射精(继发性早泄);不能延迟射精;以及消极的后果如苦恼、忧虑、挫折感和(或)避免性活动。

但至今仍将PE归入精神疾病的《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并没有区分原发性和继发性早泄,而是全部定义成1分钟内缴械投降都算早泄。

指南上的差异导致各国对早泄的定义也不一样。如我国的诊断标准就与ISSM保持一致,但很多欧盟国家参考的标准则是DSM-5的「一分钟」原则。

四种PE分类(参考文献3)

除此之外,早泄的具体病因也至今未明。

牛津大学的心理病理学教科书上,记载了一些临床心理学家给出了很多基于焦虑的猜想,比如男性可能会为了避免被抓而在青春期快速自慰形成习惯,或者因为性行为太少而自卑敏感等等,但目前几乎没有证据支持这些理论。

还有生物学家基于动物行为学提出解释,认为早泄是一种基因表达的产物,因为对雄性哺乳动物而言快速射精有助于传播自身基因,但至今在基因组学上也没有相应支撑。

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针对生理机制学术界提出了诸多理论,如阴茎敏感性增高、神经传导异常、5-HT受体传导障碍等等。此外,泌尿生殖系统炎症、甲状腺疾病和吸毒等都有可能导致继发性早泄。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病因也均未在大规模研究中得到证实。

针对PE,仅有一味良药

因为无法明确早泄的病因,目前对PE患者的诊治也颇为艰难。

起码在一线用药的选择上,身患ED的病人似乎要比PE患者从容了许多。

自第一款抗ED药物「伟哥」西地那非横空出世,PDE5抑制剂类药物的开发就如火如荼。除了传统的西地那非以外,其他同类药物也各有所长:比如他达那非以药效时间长著称,伐地那非则把提高硬度作为宣传点。

抗ED药物上有PDE5抑制剂三兄弟争奇斗艳,但抗PE药物中只有一个品类在耍单枪。

据《PE诊治中国专家共识》,短效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达泊西汀,是我国药监局批准用于治疗PE的唯一适应证药物。

图源:图虫创意

SSRI是一种抗抑郁药,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就广泛用来治疗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及神经性厌食症。科学家偶然发现,这类药物对治疗早泄也有一定作用。

临床实验中,研究者发现达泊西汀短效较短,在治疗抑郁症上效果不尽如人意,但是因为它起效快、清除率高,反而在治疗PE上脱颖而出。达泊西汀在中国获批上市就基于亚太地区早泄治疗的双盲、平行对照三期临床试验。

研究采用达泊西汀30和60mg性交前1~3h给药方案。结果显示,安慰剂组、30mg达泊西汀组和60mg达泊西汀组的阴道内射精潜伏期(IELT)分别由基线时的0.9min延长至1.75min、2.78min和3.32min。30mg组和60mg组的射精控制改善率分别为51%和58%。两种达泊西汀方案均在首次剂量时起效。

五个达泊西汀III期试验的联合分析

但即便已经被划为一线用药,达泊西汀对早泄的作用机制至今仍不清楚。据文献推测,达泊西汀可能是通过抑制5-羟色胺转运蛋白生成,并增加5-羟色胺对突触前和突触后受体的作用而促进射精延迟。因此,达泊西汀也并不是在所有国家都被认可。比如美国FDA至今都没有批准达泊西汀作为早泄的适应症药物。

如果达泊西汀难以起效,《专家共识》认为PE患者还可以通过服用其他长效SSRIs进行治疗,Meta分析结果显示,SSRIs能够使早泄患者的阴道内射精潜伏期(IELT)增加2.6~13.2倍。

但这种选择同样也要面临很大的风险。有研究显示,服用长效SSRIs治疗早泄时除了常见的不良反应(头痛、恶心、口干、腹泻)外,还有性欲减退、性功能障碍等高相关副作用、甚至能导致患者出现ED。这让本就不富裕的PE患者更是雪上加霜。

《年早泄诊断及治疗指南》指出,针对早泄的治疗需要「因地制宜」,除了首选的药物治疗外、还有心理治疗、夫妻同治等辅助手段。较为复杂的治疗过程,也让很多患者望而却步,就像之前提到的数据:可能只有自我报告中只有不到一成的PE男性会选择咨询医生。

大量潜在的「难言之隐」,又默默支撑起一片野蛮又隐秘的市场。

「早泄」市场,野蛮生长

在市场成熟度方面,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市场与「早泄」市场也不可同日而语。

在一线药物而言,抗ED药物市场中西地那非、他达拉非、伐地那非相继面世,三者捉对厮杀。互相竞争下估值也在逐年递增,医药魔方数据显示,年PDE5抑制剂在国内的合计销售额突破33亿元,增速超过8%。

但反观抗PE药物,自达泊西汀获批上市10年来,至今仍无新药面市,仅有几款仿制药于去年获批。国信证券在研报中指出,医院销售额仅约6亿元,不到预估市场价值的一半。

当药物市场萎靡不振时,在这片男科蓝海中各种售价不菲的壮阳药、「训练法」、催眠术、手术等就开始遍地开花。

其中号称不吃药、不打针、不手术的「训练法」就脱胎于《指南》中的运动锻炼和行为训练等二线疗法。

据《年PE诊治中国专家共识》,医生可推荐患者通过运动锻炼如凯格尔盆底肌训练和「停~动」技术、「挤捏疗法」等行为训练的不断练习,养成对射精的控制能力,以治疗PE。

但这种方法较为耗时、操作较难还需要女方配合,长期疗效并不确切。

Kegel锻炼法(MayoClinic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xweiyana.com/myjy/220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