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体检发现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因为担心可能会发展成癌症,四处求医但却看不到效果,或许是因为治疗方向有误。接下来,我们来听听中医脾胃专家来医生的看法。
初期慢性萎缩性胃炎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等,但随着疾病的进展,胃黏膜腺体继续萎缩,消化吸收功能减退,蠕动变慢,症状逐渐升级为胃脘疼痛、上腹胀满、嗳气不舒、恶心欲呕、大便不畅或便溏、体重下降等。
中医认为这些症状与情志不遂、肝气不疏、肝郁气滞有关,因此肝气不畅可能是导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原因。
古人说,肝属木,脾胃属土。也就是说:肝属于五行中的木,而脾胃属于土。肝木可以克伤脾土,这意味着肝气不顺可能会损害脾胃功能。情志不舒的情绪波动与胃病之间的关系在现代医学中也得到了验证。
由于精神因素反复作用,神经中枢失调导致胃壁血管痉挛,形成贫血区,导致胃黏膜发生营养不良,胃腺分泌异常,从而引发慢性胃炎。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虽然现代医学对这一病因的认识比较深刻,但古人早在《素问》中就提到过“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饮食不下”,其中就包含了肝胃不和的问题。
对于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其根本问题可能在于肝脏的状况。肝不好,就会对胃产生负面影响。肝郁化火,胃阴受灼,最终影响到我们自己的健康。因此,对于有胃阴不足症状的人来说,调理肝脏至关重要。
慢性萎缩性胃炎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可怕,只要能够接受正规治疗并按时随访,癌变的概率是很小的。
总的来说,慢性萎缩性胃炎作为胃癌最常见的癌前疾病,及时发现、预警和治疗是有效控制胃癌发病的主要手段,我们应当对其给予特别的重视。
如果你查出萎缩性胃炎,切不可一拖再拖,原本可以逆转,你却任由发展,最后越来越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