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在亚洲,为何我国胃癌生存率低于日本

补骨脂注射液说明书 https://m.39.net/pf/a_4345636.html

李壮是个企业老板,平时应酬多,免不了喝酒,吃饭也不定时,所以他胃一直不太好。前段时间,李壮在一场酒局后胃部灼热,最后竟然吐血了!

医院,经过检查,确诊他患了胃癌,幸亏分期还属于早期,只要做手术切除肿瘤部分就可以了。

在医院里,李壮发现同科室的很多胃癌患者都是中晚期了,听说预后很差。他为此特意去查了资料,发现中国的胃癌患者生存率只有23%,而日本则高达80%,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一、胃癌的发病因素有哪些?

胃癌,顾名思义它的发病部位在胃部,癌细胞在胃的黏膜上皮细胞生成,并逐步向外扩展。关于胃癌的发病原因,医学界也有不少说法,针对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病例,可以把胃癌的病因分成几类。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发病最主要的原因。这是一种螺旋形、对生长条件要求较为苛刻的细菌,它比较耐高温,通常寄生在胃幽门部位,是一种细菌病原体。

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以后,人会逐渐出现慢性胃炎、胃溃疡、胃萎缩等病症。如果不及时治疗,则会发展为胃癌,大部分的胃癌患者都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情况。

遗传因素在胃癌的发病中占有较高的比率。关于这一点,在科学和医学领域并没有准确的指标,是在临床当中发现有家族聚集的规律。有胃癌家族史的人比没有的人群发病率要高很多,这提示我们遗传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只是目前无法证实。

准确来说,同一家族中的人,在幽门螺杆菌感染、饮食、吸烟、喝酒等致癌因素当中共同生活的时间较长,也更容易受到侵袭。

但是,胃癌不属于遗传性疾病,它不会直接遗传。因此家族中有胃癌遗传病史的人也不要紧张,只要注重生活方式,定期体检,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胃癌发病率。

环境和饮食在胃癌的致病因素中占有相当高的比例。因为胃是直接接收食物的器官,如果入口的食物对胃部黏膜造成刺激、或者暴饮暴食损伤胃黏膜,都会引起胃部病变。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经常吃腌制食品、霉变食品、辛辣食品以及过多盐分,会刺激胃部黏膜发病,增加胃癌风险。除此之外,喝的水当中含有过多硝酸盐、微量元素失调或有化学污染现象,也会增加胃癌的发病几率。

预防胃癌要调整自己的饮食结构,多吃新鲜食物,尽量减少对胃部的刺激,降低患癌风险。

二、为什么我国胃癌生存率比日本低那么多?

从医学水平方面来考虑,我国在治疗胃癌方面的技术并不比日本低,而且因为我国人口基数大,医生遇到的病例更多,正常情况下应该更有经验、治疗效果会更好。

但实际上,我国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却很低,而日本的5年生存率却能达到80%!这么大的差距,显然不仅仅是医学水平决定的,多年来,我们也一直也研究日本在胃癌方面的成就,发现导致生存率差别大的关键,在于对胃癌的早期诊断。

“早诊断早治疗”,是所有癌症类疾病的治疗法则,只要确诊的时候属于早期癌症,治愈率将会大大提高。

在日本,将胃癌筛查作为40岁以上国民的体检项目,全国的胃癌筛查率能达到11%,而且每2~3年会做一次胃镜检查。

胃癌的发病率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的,日本这11%的筛查人员主要包括50岁以上人群,因此他们很精确地将胃癌高发群体作为体检主力,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癌变倾向。

我国人口基数大,现有的医疗设施无法满足所有人进行胃镜检查,所以做这类体检的只有高危人群。即便如此,还有一些人并没有做胃镜的意识,这导致胃癌被发现的时候,往往已经到了中晚期。

这也是日本胃癌治愈率比我国高那么多的重要原因。

除了胃癌检查的人口有差别,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筛查方法。在日本进行胃癌体检,将内镜作为首选的筛查方法,这种检查具有一定的侵入性,费用和成本比较高。

但内镜检查却是最直观、最有效的胃癌筛查方法,只要胃部有癌变迹象,它都能发现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我国的胃癌筛查,则主要是通过血清学检查,包括PG检测、Hp检测、血清胃泌素17等多个项目。这类检查只是对胃癌风险进行评估,结果不如内镜检查准确。

但做胃镜费用和痛苦性都比较高,所以普通人一般不把它当成常规的胃癌筛查手段。

三、中国人的这些生活习惯,导致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更高

胃是人体最重要的消化器官之一,它和人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情绪等都有密切的联系。中国的美食、烟酒、个性等都对胃癌的发病有一定的影响。

不良的饮食习惯是中国人的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更高的原因之一。

这些年,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个人在工作生活中的压力也比较大,”吃“就成了很多人的解压方式。暴饮暴食、过度节食、狼吞虎咽等等饮食习惯,给肠胃增加过重的负担,导致胃黏膜受伤,增加胃癌风险。

而且我们喜欢吃一些烧烤、烟熏类食物,其中含有较高的亚硝酸盐,对癌症也有一定的促发作用。

抽烟喝酒、熬夜疲惫的生活习惯,也是胃癌发生的原因之一。

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抽烟喝酒对身体是有伤害的。酒精是辛辣品,虽然它最后由肝脏分解,但在它进入胃部以后,会对胃黏膜造成伤害,引起胃溃疡、胃炎等病症。

抽烟不仅会引起肺癌,也会增加胃癌的发病风险。烟草中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质,会促使胃黏膜的上皮组织细胞发生癌变。

倘若在抽烟喝酒的同时,又有熬夜的习惯,那胃癌的风险率将大大上升。因为熬夜会降低机能免疫力,促使胃部动能不足,增加胃癌风险。

胃和人的精神状态紧密相连,情绪压抑、暴怒等都可能引发胃癌。

中国人是勤劳、善良的民族,喜欢为他人着想,这样的思维习惯就容易让自己受委屈,带来沉重的精神压力。

如人在生气的时候,没有胃口,不想吃饭。可胃酸此时还是正常分泌的,这就导致胃黏膜要直接承受胃酸的腐蚀,久而久之导致胃炎、胃溃疡,引发癌变风险。

不管在生活还是在工作当中,凡事都要想开点,调整自己的内心,不让外界的事情影响太多。养成定时定量吃饭的习惯,保护胃黏膜,降低患癌风险。

四、预防胃癌,做好这三件事

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医学上也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案来应对这个疾病。对我们普通人来讲,最好的方式就是预防,平时就要保护好我们的胃,使它既能充分发挥作用,又不至于负担太重。

”吃对“是预防胃癌的重要方面。

正如前文所说,刺激性强的食物容易损伤胃黏膜,最好要少吃或者不吃。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体,选择清淡、有营养的食物,避免过度摄入垃圾食品。

饮食应该注意定时定量,一天三顿或者两顿都可以,只要自己的身体能接受就行。避免暴饮暴食或节食,让自己处在“适度饥饿”状态,对预防胃癌有利。

胃病的调养,吃药的同时一定要配合饮食。

胃癌这种疾病,肯定不是短时间内形成的,患者应该会有长期的消化不良、胃酸过多、过于饱胀等症状,像慢性胃炎、胃溃疡、胃萎缩等疾病也是比较常见的。

在治疗这类疾病的时候,不建议长期用药物来进行调理。凡是药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它进入胃中,在治疗某种症状的时候,可能会造成新的问题。

因此在治疗胃病的时候,不要完全依赖药物,一定要在饮食的品种和方式上进行调整,这样才能彻底改善胃部环境,降低患癌风险。

积极体检,通过胃镜来进行胃癌筛查。

之所以特意把这一点提出来,是因为目前胃镜是确诊胃癌的最直接最准确的检查方式。鉴于年龄和胃癌的关系密切,40岁以上的人群可以每三年进行一次胃镜检查,期间采用实验室检查即可。

胃溃疡患者要特别注意,根据溃疡面的大小和严重程度,积极进行治疗,每6个月检查一次,以免出现癌变反应。胃溃疡再加上幽门螺杆菌感染,癌变的几率是比较大的,一定要及时诊治。

文章结语:

根据年的调查数据,我国胃癌新发病例高达48万,其中有37万人没有活过5年。这样的数据,说明胃癌的凶险程度之高,以及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但邻国日本的胃癌5年存活率竟然能达到80%。

日本的胃癌筛查走在我国前面,他们的患者多数都是早期癌症,而我国中晚期患者较多。我们也要重视对胃癌的筛查,平时养成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降低患胃癌的风险。对胃病有疑惑的朋友,可以留言与医生进行沟通,以获得专业指导。

参考资料:

谢通,沈琳.年度胃癌治疗进展[J].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8(01)

葛晗,张殿彩,徐泽宽.第6版日本《胃癌治疗指南》更新要点解读[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42(01)

马永伟,李玉民.胃癌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7(18)

胡祥.日本《胃癌治疗指南》的变更与胃癌治疗新动向[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39(03)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xweiyana.com/myfz/256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