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脂肪肝,只能吃素吗

得了脂肪肝,只能吃素吗?

35岁,斤的黄先生长期应酬过量饮酒、饮食不规律,最近一次聚餐后出现食欲不振、疲倦乏力、恶心、呕吐、右上腹隐痛等症状,且近来经常感到疲乏,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黄先生前来刘教授的诊室就诊,经过仔细的问诊和相关检查,被诊断为“脂肪肝”。

那么,什么是脂肪肝呢?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正常肝内脂肪占肝湿重的3%~4%,如果脂肪含量超过肝湿重的5%即为脂肪肝,严重者脂肪量可达40%~50%,脂肪肝的脂类主要是甘油三酯。

脂肪肝隶属于中医古籍中“胁痛”、“积聚”、“肥气”、“痰浊”、“痞满”等范畴,如《内经》中“肝之积,曰肥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明确将脂肪肝命名为“肝癖”,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

什么人容易得脂肪肝?

1、生活习惯不良

长期大量饮酒,以及营养过剩、肥胖、不爱运动、长期伏案工作的人,都是脂肪肝的“目标人群”,因此它主要是生活方式病、现代都市病。一些疾病如糖尿病也是引起脂肪肝的原因,还有一些患者因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引起脂肪肝,如类固醇激素、生长激素、某些镇静安眠药等,或经常接触苯、砷、四氯化碳等化学药品引起。

2、营养不良

现代都市里营养不良造成的脂肪肝也不在少数,这多半与人们减肥过度有关,尤其是有些女性为了追求苗条的身材而长期节食,三餐只吃蔬菜和水果,肉类和主食一点不沾,反而有可能出现脂肪肝。同样的道理,长期偏食、厌食及营养不良人士,都应小心脂肪肝的“造访”。

脂肪肝会有什么样的表现?

一般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表现。

急性脂肪肝类似于急性、亚急性病毒性肝炎,比较少见,临床表现为疲劳、恶心、呕吐和不同程度的黄疸,并可短期内发生肝性脑病和肾衰,严重者可在数小时死于并发症,如果及时治疗,病情可在短期内迅速好转。

慢性脂肪肝较为常见,起病缓慢、症状不明显,病程漫长。一般是体检时偶然发现,少数病人可有食欲减退、恶心、乏力、肝区疼痛、腹胀,以及右上腹胀满和压迫感,转氨酶升高、肝脏增大等。由于这些症状没有特异性,与一般的慢性胃炎、胆囊炎相似,因而往往容易被误诊误治。

怎么诊断得了脂肪肝?

诊断脂肪肝的标准主要是影像学的检查如超声的检查、磁共振、ct的检查结果显示患者患有脂肪肝。以及通过肝功能的检查,观察其转氨酶是否出现异常以判断其情况。同时,通过检查患者的病毒指标、免疫指标以及特殊的病史,进一步明确造成脂肪肝的具体原因,以协助分类。

脂肪肝的“清淡饮食”=吃素?

蛋白质、脂肪、糖、无机盐、水、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是人体的七大基本营养物质,缺一不可,任何一类物质的缺少都会导致身体营养的不均衡。而医生口中的“清淡饮食”是指在营养充足并均衡的前提下,控制油、盐、糖的摄入量,并不是只吃素。因为肉类可提供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物质,同样不可或缺的。

长期吃素有什么危害?

长期吃素,将会导致虚弱,无力、面色苍白、容易疲乏、精神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严重缺乏营养时甚至会造成结石,骨质疏松,痴呆等疾病。此外,长期吃素容易导致脂肪运输异常,脂肪在肝脏滞留,会引起脂肪肝。大多素食者食物来源为豆类和谷物,而其中的蛋白质会妨碍铁的吸收,缺铁会导致缺少血红蛋白,就可能引起贫血。

真正的清淡饮食是怎样的?

第一,保证食物多样化。谷薯、肉、鱼、豆、蛋、奶、蔬菜、水果、油脂一样都不能少,每人每天应保证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具体到每天的饮食,推荐吃3~4种谷薯杂豆类主食,4~5种蔬菜和水果,2~3种肉蛋鱼,2~3种奶及奶制品、大豆、坚果等。

第二,控制油、盐、糖的摄入量。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每人每天烹饪油尽量控制在25~30克(标准瓷勺约3勺);盐不超过6克(能控制在5克内最好,最多不超过1啤酒瓶盖);添加糖最好不超过25克(标准瓷勺约2勺)。

总之,清淡饮食的特点是尽量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味道清淡平和,营养丰富,容易消化,比较适合老人、小孩及口味清淡的人群,尤其是高血脂、肥胖、胃肠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作者:陆一慧

指导:刘凤斌

审核:庄昆海、翁森辉

编辑:陆一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xweiyana.com/myfz/211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