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淋病(急性肾盂肾炎)
急性肾盂肾炎是细菌侵犯肾盂、肾盏及肾实质所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病程不超过6个月。
感染途径有两种:
①上行性感染,细菌由输尿管进入肾盂,再侵入肾实质。70%的急性肾盂肾炎是源于此途径。
②血行性感染,细菌由血流进入肾小管,从肾小管侵入肾盂,约占30%,多为葡萄球菌感染。尿路梗阻和尿流停滞是急性肾盂肾炎最常见的原因,单纯的肾盂肾炎很少见。
临床表现
(1)常有全身感染的症状如寒战、发热、头痛、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等。
(2)泌尿系统症状、体征:可有膀胱刺激征,常有腰痛和/或下腹痛、肋脊角及输尿管点压痛,肾区压痛和叩痛。
(3)血白细胞计数升高和血沉增快,离心尿白细胞≥5/Hp,清洁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阳性。
中医治疗
祖国医学中该病可归属于“淋证”“腰痛”的范畴,大多为湿热蕴结于膀胱所致。本病若能及时规范化治疗,一般可以痊愈。若未采取积极正确的治疗措施,则有可能发展为慢性肾盂肾炎,最终有可能导致肾功能衰竭。因此,在急性期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目前西医在治疗上以抗生素为主,疗效快但易复发且易产生耐药,部分抗生素对肾脏有毒副作用,长时间应用可引起菌群失调,不宜久用。近年来许多临床研究表明在该病治疗上,中医从整体观念出发,运用辨证论治不仅具有局部抗菌消炎作用,而且能调节人体的全身机能,从而迅速改善炎性反应,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减少复发率,达到标本兼治。
辨证论治
1.膀胱湿热证
主要症状:以膀胱、尿道刺激症状为主,小便短数、频急、灼热刺痛,排尿困难,尿少,少腹拘急胀痛,腰痛,甚则发热恶寒。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儒数或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通淋
推荐方药:八正散加减。
2.肝胆郁热证
主要症状:寒热往来,口苦口干,小腹胀痛不适,小便热涩混浊,大便或秘或溏。舌质红,舌苔薄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利胆通淋
推荐方药:小柴胡汤合龙胆泻肝汤加减。
3.气阴两虚伴湿热证
主要症状:小便频急,淋涩不已,反复发作,遇劳尤甚,伴头晕耳鸣,乏力多汗,腰酸软,手足心热。舌质红,舌苔少,脉细。
治法:益气养阴,清热利湿
推荐方药:清心莲子饮加减。
4.肝肾阴虚伴湿热证
主要症状: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或腰痛,咽干口燥,尿频而短,小便涩痛,或伴低热,乏力,女性月经量少。舌质红,苔薄黄或苔少,脉弦细或细数。
治法:滋养肝肾,清利湿热
推荐方药:滋水清肝饮加减。
5.脾肾两虚伴湿热证
主要症状:畏寒肢冷,神疲乏力,每因劳累则有腰腿酸痛,小便淋漓不尽,或有轻度浮肿,或尿频数、尿急、尿热,排尿涩痛不畅,因寒或劳累易诱发。舌体胖质黯,苔白黏腻,脉沉细尺弱。
治法:健脾益肾,清热利湿
推荐方药:无比山药丸加减。
其他中医特色疗法
1.针刺疗法:主穴:委中、下髂、阴陵泉、束骨;配穴:热重加曲池,尿血加血海、三阴交,少腹胀满加曲泉,寒热往来加内关,腰痛取耳穴:肾、腰骶区。
2.简便方:萹蓄、瞿麦、穿心莲、鸭跖草各15克,水煎服,每日1次。适用于热淋病之膀胱湿热证。
3.饮食疗法:健脾利水粥:薏苡仁30克,茯苓20克,赤小豆30-50克,鸡内金10-15克(研面)。制作时,先煮薏苡仁、赤小豆、茯苓,煮熟后将鸡内金面放入调匀即可。适用于脾虚兼湿热淋。
个人调护
1.要积极治疗,以缓解症状,防止复发。多饮水,每日ml以上,以增加排尿量,冲洗掉膀胱、尿道内的细菌。
2.饮食方面:忌食油腻、热性、辛辣刺激食品,禁食烟、酒。宜多吃清热利尿类食品,如冬瓜、绿豆芽、芥菜、马兰头等;宜吃清淡、富含水分的食物,如各种蔬菜、水果。
3.情志调理:避免焦虑、紧张、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保持心情舒畅。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