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爷今年已经65岁了,虽然上了点年纪,但身子骨还算硬朗。儿子大学毕业后在外地工作,后来在外地买了房子结婚成家,逢年过节一家人才能团聚在一起。
今年国庆节,儿子儿媳又带着孩子回来看爷爷奶奶了,看着已经上幼儿园大班的小孙子,李大爷开心得嘴都合不上了。
前几年小孙子刚出生,李大爷和老伴就到了儿子那边帮着带孩子,俗话说隔辈亲,这句话可是不假,李大爷几乎天天都抱着他的宝贝孙子到小区的花园里玩耍,小区的街坊四邻都说,这个胖小子就是在他爷爷的臂弯里长大的。
这不,一看见孙子,李大爷就抢在老伴前头迎了上去,一把就抱起这个胖小子,孙子对爷爷奶奶也很亲,一边叫着爷爷奶奶,一边被爷爷的亲的咯咯咯的笑。
忽然,小孙子把小脑袋向后一仰,说了句,“咦,爷爷没洗澡,爷爷身上臭”。儿媳妇听见了,对孩子说到:“谁教你这样说话的,不许没礼貌”。
李大爷脸上露出尴尬的笑容,“爷爷两三天就洗次澡,哪里臭的”,这时候,奶奶把孩子从李大爷身上抱了过去,说“你看看,我一直说你,你还不服气,你身上是有股怪味道,手机里的文章说了,这叫老人味”。
李大爷一听,还有点不服气,“我怎么闻不到,你也上了岁数,那你也有老人味喽?小宝,你奶奶臭不臭呀?”,这时小孙子枕着奶奶的肩膀,“奶奶不臭,奶奶香”。
一、为何人老了会有“老人味”呢?
平时生活中,当我们接近老年人的时候,确实往往会闻到一股奇怪的体味,由于这种气味通常出现在老年群体中,所以被命名为“老人味”,而且这种气味会随着年龄增加而加重。
这种现象引起了许多国家的科学家的好奇,都想找出其中的缘由,其中日本的科学家经过认真研究,最终发现了产生“老人味”的原因,并且给这个“老人味”起了个日式的学名,称为“加龄臭”。
日本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老人味”也就是“加龄臭”产生于两种特殊的物质,一种叫做“2-壬烯醛”,另一种叫做“双乙酰”,正是许多老年人的身上分泌出了这两种物质,才导致这些老年人出现了“老人味”。
美国莫内尔化学感觉研究中心和瑞典卡罗琳医学院联合开展了一项研究,分别对20-30岁的青年组、45-55岁的中年组、75-95岁的老年组三个年龄段的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对比检测。
发现“双乙酰”这种物质,在人体三十岁后就会开始分泌,五十岁之后分泌就会达到最高峰值;另外一个被称为“2-壬烯醛”的物质是在40岁前后开始分泌,而且年龄越大则分泌的越多。
所以上了年纪的人身上就出现了令人感到难闻的味道,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难闻的味道就会更加明显。
说到这,可能有的朋友就会问了,既然人老了都会有“老人味”,那为什么小孙子却说李大爷的老伴不臭呢?
二、为何“老人味”有的老人轻有的老人重?
大家一定很好奇,同样是老人,为何有的老人气味比较重,有的却很少呢?究其原因主要和以下三点有关:
首先和衰老有关:
大家都知道,随着年龄的增大,我们会逐渐衰老,我们的皮肤衰老的主要表现是皮肤干燥、出现皱纹、脱落的皮屑增多等等。如果不经常洗澡或者洗得不干净,这些皮屑就会滋生微生物,也就会产生出不好闻的气味。
其次,老年人易患的一些疾病所导致:
俗话说年老体弱,人一旦上了年纪,身体的新陈代谢机能以及抵抗力就会逐渐降低,往往就容易生病,这其中的一些疾病也会加重老人味。
如泌尿系统疾病导致的尿频、尿急、尿不尽、小便残留产生的尿骚气;得了牙龈炎、牙周炎等口腔疾病,或者胃炎、消化不良等胃部疾病时,会引起明显的口臭;另外糖尿病患者身上往往有一种烂苹果味,而肝硬化则会产生腐臭气味等等。
除了以上自身身体的因素之外,还有一些也会产生“老人味”。例如抽烟、喝酒、高蛋白饮食、不爱洗澡、不勤换衣服等等不良的生活习惯都能够直接产生老人味,或者间接地加重老人味。
了解了老人味产生的原因后,我们应该如何让这些气味减少乃至避免呢?
三、50岁后坚持4个习惯,老了或没味儿
1、讲究个人卫生
个人卫生其实对于任何的年龄段的人都很重要,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于老年人来说更应注意。
经常洗个温水澡,可以有效清洁人体产生的皮屑、废物等。特别是脖子、耳后、大腿根部、腋下等气味明显的部位要勤洗,避免油脂死皮堆积。洗好澡后可以涂抹一些润肤乳,保护皮肤,增强皮肤的活力。
同时要养成刷牙的好习惯,睡觉之前起床之后要及时刷牙,饭后要漱口,清理口腔内特别是牙齿缝里面的食物残渣,保持口腔清洁,改善口腔异味,避免口臭产生。
另外,衣服也要勤换勤洗勤消毒,特别是内衣更是如此。
还有一点就是要少抽烟,香烟燃烧时产生的烟焦油的味道,不但令人感到难闻,而且香烟中存在的各种化学成分,会损害身体健康,特别是对于人体的呼吸系统影响非常大,容易引发肺部疾病。
2、积极治疗原发病
原发病是医学中常出现的一个词,主要是指在人体的某一器官以及组织最早产生的疾病,而因为这个疾病所导致的其他疾病称为继发症或并发症。所以我们要重视这个原发性的疾病。
特别是老年人,要保持定期的体检,尤其要注意监测血糖,防止患上糖尿病。一旦发现患上了原医院就诊,完善检查,听医生的话,积极配合治疗,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3.健康饮食
老年人日常饮食应当清淡一些,多吃素少吃肉,老年人因为身体机能的下降,新陈代谢能力逐渐减弱,如果日常饮食中经常性地摄入高蛋白高脂肪类的食物,一方面会加重肝脏以及肾脏代谢负担,另一方面还会造成消化不良,引起便秘。体内毒素以及代谢产物堆积,容易患上相关疾病,这样会增加老人出现老人味的风险。
所以老年人建议保持饮食清淡,少吃大鱼大肉,对于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浅尝辄止,尽量避免饮酒,多吃时令的新鲜蔬菜与水果。
还要注意摄入食物的多样性,最好每天吃到的食物种类能够至少达到二十种以上,保持营养均衡。
另外还要注意多喝水,以此加快身体的新陈代谢,从而排出身体产生的毒素,避免身体内部的垃圾堆积,减少肝脏,肾脏解毒负担,降低血液血脂浓度,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4、坚持锻炼
生命在于运动,对于老年人来说,每天保持适量的运动更为重要,不仅可以强健身体,而且运动还能够提高老年人的免疫力与抵抗力。
老年人的运动要注意三个原则,一个是不要选择剧烈运动的方式,特别是避免大运动量的跑跳运动,避免肌肉拉伤和膝关节损伤。
可以选择太极拳、散步、八段锦以及以拉伸动作为主的体操作为运动方式,不仅安全系数高,而且可以同时获得身心愉悦的效果。建议做为首选的运动方式。
另一个原则就是要坚持运动,运动的效果是靠长期的坚持才能产生的,一曝十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无法收获运动的好处的。
每次运动量及运动时长可以自己掌握,只要第二天感觉不劳累,每次运动后身心舒畅就可以。否则太累了会引起免疫力下降,进而会增加感染性疾病的风险。如果运动量太小,那又起不到锻炼的作用。
最后一个原则就是饭后要进行轻度的运动,俗话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餐后散步,不仅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还可以促进肌体的新陈代谢,消耗血糖,远离糖尿病。
总而言之,如果在50岁后能够意识到以上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