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冬天,给孩子筹备吃喝的工作量明显增大,家长们在冬天给孩子喝奶、吃水果,甚至喝水时,总想着去加热。因为在很多人的意识中,冷的凉的东西进入身体,总会带来一些不太好的体验,比如腹痛、腹泻。
然而,事实是,真的没有这个必要。
就算是冬天吃温度偏低的食物,也没问题。
为什么?我们先来说说食物下肚的原理。
1
冷的食物到了肚子里都暖了
作为恒温动物,我们拥有独特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
由于外部原因造成短暂的体温下降,体温调节中枢会通过减少散热、增加产热来重新达到体温的平衡。
我们的体温以及内脏温度,不会因为几口冷水、凉牛奶而产生很大的变化。
其次,这些冷的液体进入身体,会经过口腔、喉咙、食道,之后才进入我们的胃部,再到我们的小肠。
经过一连串的加热,食物到胃肠时,温度早已和人体的体温不相上下。
2
肚子不舒服,温度多半是在背锅
有的家长说,不是啊,孩子之前就有一次喝了凉的酸奶拉肚子了!
其实,孩子是否更容易腹泻、患病,与食用液体的温度,并无关联,导致胃肠道症状或呕吐腹泻的最根本原因是病原体的入侵。
急性感染性腹泻的主要病因包括病毒、细菌和原虫感染,其中:
病毒主要有诺如病毒、轮状病毒、腺病毒、星状病毒等;细菌主要有沙门菌属、弯曲杆菌属等;原虫则主要有隐孢子虫、贾第虫属等。食用冰冷液体或食物这一固有认知,并不包含在引起感染性腹泻的因素里。再温热的水,只要含有病原体,都会致病;再冰冷的酸奶,只要干净,也不会引起疾病。温度不是导致腹泻的原因,是否干净卫生才是关键。3
低温状态下,细菌只是不再生长食物中细菌的生长需要3个条件:菌种、营养成分和温度。也就是说,如果反复化冻/冷冻食材,那么温度适合细菌生长的那段时间内,细菌会增加。我们日常准备食材、制作食物时,都不是在无菌条件下进行,食物上面多少都会存在一些细菌。低温的过程是食物温度降低的过程,在温度处于细菌“适宜温度”的那段时间,细菌会有一定程度的增加。真正达到低温,细菌就不会再生长了。只是,食物中的细菌并没有被冻死。等到恢复室温的时候,如果温度上升到适宜温度,这些细菌就会“苏醒”过来,继续生长。也就是说,如果反复冷藏或冷冻,那么在温度适合细菌生长的那段时间内,细菌会增加。所以建议一次食用完毕,不要反复冷藏、冷冻。4
冰箱里冷冻的食材怎么办呢?刚才说了冷藏食物不需要担心低温。但是冷冻的食物必须要解冻才能吃,但是一定要注意不要反复解冻/冷冻,尤其是辅食,最好一次吃完。如果是,肉在内的食材,在后续的加工中还会经过彻底加热,所以即便是有一些细菌,也会被杀灭。除非有大量致病细菌产生了耐热性很高的毒素,否则不用担心。在正常操作下,“大量致病细菌生长”的情况很难出现。而辅食的情况有所不同,辅食化冻之后通常会直接给宝宝吃的。首先,要化冻到适宜宝宝吃的温度,通常不会低于室温,这样的温度下细菌长得很快。在吃的过程中,勺子还会引入更多细菌。如果吃不完,其中的细菌就会比较多。从室温到低温冷冻,会有一定的时间适合细菌生长;化冻到适口温度的时候,还会有一段时间适合细菌生长。而且,解冻后的辅食达到适口温度就会喂给宝宝,通常不会再高温加热杀菌,食物里存在较多细菌的风险就有点高。最稳妥的方法是放在冷藏室里化冻:提前把食物从冷冻室取出来,放在冷藏室里化冻。这个化冻时间会长达若干个小时,但温度不会超过冷藏温度,也就不利于细菌的生长。
每日小课堂
以下哪种情况的食物,不要直接给孩子吃:
A.刚打出来的冰淇淋
B.刚出锅的面条
C.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酸奶
欢迎留言写下正确答案~
福利时间
今年夏天的时候,大妞我得了一场急性肠胃炎。周日,一大早我把从冰箱取出来的牛奶泡了一碗燕麦,然后,又在冰箱里拿出来剩下的哈密瓜。那时候觉得自己吃得可健康了,结果当天晚上就去住院。现在对于刚从冰箱拿出来的食物,真的是有点后怕呢。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我会选出点赞最高的评论
送出1个
截止时间:12月12日星期四11:00
祖孙两人被甩出车外身亡,每年个孩子意外致死,你还在拿孩子的性命冒险吗?娃缺铁远比你想象的可怕!铁元素君自白:天然又便宜的食补清单大全!接种疫苗最全注意事项,第一次带孩子打针之前必须要看(专家评论区解答)
宝贝健康防御中
让我知道你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