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食物中毒死亡13因误食毒蘑菇这些品

超然

超然脱俗,不畏世俗真性情:卓群洞见,无涯学海泛轻舟

最近天气晴雨交替,温暖又潮湿的环境下,大量蘑菇悄然生长,挑动着吃货们的胃。虽然大家都知道,野生蘑菇不能随便吃,但是最近各地都发生了因食用蘑菇中毒的事件,他们是怎么踩雷的?有毒的野生蘑菇又该怎么判别呢?一起来看看。

今年6月11日,云南盈江县有村民一家四口,自采误食野生蘑菇后中毒发病,一人在转院途中死亡,其余三人其后亦因中毒太深先后死亡。

这并非个案,每年5月到9月雨季来临后,是云南野生蘑菇上市的季节,也成为野生食用菌中毒高发、频发期。自今年6月以来,云南已有20余人吃野生蘑菇中毒,7人死亡,最小的仅4岁。

在湖南,今年1月1日至7月7日,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已收到有毒蘑菇中毒事件报告88起,死亡10人,死亡人数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医院急诊科主任韩小彤教授介绍,近日,医院急诊科连续收治了十多名蘑菇中毒患者。其中有一家四口均因食用毒蘑菇出现了中毒症状。这些患者均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还伴有严重的肝功能损伤。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不完全统计,近10年来,中国误食野生蘑菇中毒例数占全国食物中毒总例数的12%,死亡人数占35%,也就是说,食物中毒事件中1/3的死亡是由误食野生蘑菇导致的。野生蘑菇是中国食物中毒的“头号杀手”。

在港澳台地区,因为采食野生蘑菇中毒的事件也不时发生,有数据显示年至年5月,香港录得的野生蘑菇中毒个案共30宗,涉及46名病人,年龄介乎9至86岁,以女性居多,大部分人出现的症状包括腹泻、呕吐及腹痛,部分情况较严重病人更出现头晕、肝功能衰退甚至急性肝衰竭。今年首5个月,已录得4宗野菇中毒个案,数字与去年全年相同,反映今年情况较去年严重。

香港卫生防护中心表示,要分辨野生蘑菇是否有毒十分困难,现时没有一套可信的方法,能单凭肉眼即分辨到毒菇,事实上多达90%野蘑菇均有毒,且不能经任何烹煮过程将毒素降解。唯一的方法是不采摘及进食野菇。

有医生表示,不要轻信一些没有科学依据的毒蘑菇鉴别方法,不要轻易采食野生蘑菇或来源不明的蘑菇。对于市场上售卖的野生蘑菇,也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不要轻易食用。

事实上,中国的野生蘑菇种类共有多种,其中多种具有食用价值,有多种都含毒素。根统计数据显示,光是广东地区发现的毒蘑菇就多达种,其中5种含有剧毒,26种毒素较强。每年三、四月份和七、八月份是蘑菇生长的旺盛期,因春夏季节雨量及湿温度非常适合野外蘑菇生长。中毒事件也因此频发。

其中,有菌类专家列举几种常见毒菇种类:鹅膏类、鬼笔类、裸盖菇类、绿褶菇及祼伞。其中以鹅膏类毒性最强,可导致肝肾衰竭,严重者可致死亡;裸盖菇类及裸伞可导致产生幻觉;其他毒菇则会导致呕吐腹泻。以下几种常见毒菇难以分辨,值得警惕,

    01致命白鹅膏

外形:

菌盖平滑,白色,凸面至近平展,有些奶油色的中央会轻微下陷。

中毒征状:

进食后,6至24小时会引发呕吐、腹部剧痛、腹泻(通常便中带血及黏液)等肠胃炎征状;24小时后征状暂时缓解,进入2至4天的“假痊愈期”;后中毒期可引致肝及肾脏衰竭,若处理不善,患者有机会在7-10天内死亡。

    02绿褐裸伞

外形:

菌盖初时为暗蓝绿色、黄色、鲑肉色及红色,随生长变为暗黄色或暗黄带粉红色,鳞片淡红色至深褐色。

中毒征状:

起初会引发头痛、肌肉无力、恶心、腹痛等征状,随后令食用者出现幻觉及无法控制地笑。

    03假褐云斑鹅膏

外形:

菌盖淡灰色至灰褐色,中央部分颜色较深,被有纤毛,无毛或附有少许污白色的膜质残余物,边缘平滑,常有残余物悬挂在边缘。

中毒征状:

进食后最少12小时后出现肠胃炎型症状。发病时间可延迟至数日以至数周。到后期会尿频、剧渴、面部浮肿、及急性肾功能衰竭。

    04裂丝盖伞

外形:

菌盖草黄色至黄褐色,圆锥形或钟形,顶部突出,覆有丝质纤毛,后呈辐射状开裂。

中毒征状:

中毒症状一般于短时间内出现,患者通常于进食后30分钟至2小时内出现出汗、流涎及流泪等症状。有时,症状可能包括肠胃不适和呕吐等。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视觉模糊、瞳孔收缩、血压下降导致的头晕及脉率明显下降等。死亡率估计为5%。

野生蘑菇中毒症状

一旦食用野生蘑菇中毒后,绝大多数人的反应都是胃肠炎型轻度中毒,临床表现为剧烈恶心、呕吐、腹痛等。还有少数为神经精神型,临床表现为头昏、恶心、呕吐,然后出现烦躁、谵妄、幻视等症状。

如果中毒严重,对人体损害极大,会引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或导致休克甚至死亡的肝坏死和溶血性的中毒。

当毒蘑菇误食中毒后,应立刻按医嘱进行抢救,切勿拖延误医。并将剩余的野菇带给医护人员鉴定,及早诊断病情。中毒早期,应尽放采取催吐、洗胃、导泻等方法排除毒物和补充体液,同时可根据中毒症状类型,采取相应的解毒和对症治疗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野生菌虽有毒,但其中含有的某些毒素经提炼却可以作为战胜病菌的良药,也许这就是大自然的神奇之处吧。

例如,据《千菌方药典》记载,毒鹅膏菌有止痛作用;橙盖鹅膏菌、毒鹅膏菌、毒蝇鹅膏菌有抗肿瘤作用;橙盖鹅膏菌、毒蝇鹅膏菌可以抗菌;圈托鳞鹅膏菌可以治疗湿疹;毒鹅膏菌可以安眠。实际临床应用较少。超然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白癜风爱心传递分享会
北京治疗白癜风方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xweiyana.com/myfl/182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